作品简介
三代以后,设科取士之法,莫善于汉之贤良方正,莫不善于唐之诗赋取士。宋初稍沿唐制,及安石变法,始专用经义,而诗赋之科,终宋世数起数废。要其所谓经义者,特安石之新说而已。虽绍兴以后王学稍衰,而河南、荆舒对立为两,则学者犹多蹖驳也。至我明高皇帝,厘正经术,宗濂洛之义理,存先汉之注疏,使士子有所据依,于是释老庄列影响依附之言廓然尽矣。且其制有论,有诏诰表判,有时务策,三场并重。而科举之外有辟举,有岁贡,三途并用。故我国初得人之盛,雄视西京,士子之应科目者,无上书觅举之弊,无群聚京师之扰,无请谒举主之隙,规制之善,汉唐宋皆不及也。自宪皇帝以后,所谓三途者遂废其二,而科举始独重矣。
作者简介
黄淳耀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和抗清英雄,其一生短暂而辉煌,在文学和政治上皆有显著成就。
黄淳耀(1605年-1645年),字蕴生,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出生于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市)。他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进士,但未受官职返回家乡。黄淳耀的文学作品具有别样的风采,尤其在“嘉定文派”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风被评价为“浑古苍郁”,文风雄浑阔大,主张通经复古并积极宣导实学。
除了文学成就,黄淳耀还以抗清英雄的身份被后人所敬仰。清兵南下时,嘉定士绅组织抗清义军,推举侯峒曾与黄淳耀为首,他们坚守嘉定城。最终城破,黄淳耀与弟弟黄渊耀自缢于城西僧舍,表现了其坚贞不屈的精神。
此外,黄淳耀在**《田家》**一诗中深刻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他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官方紧急征丁与百姓因年荒已卖光儿孙而无惧抽丁的反常现象,从而表现出社会陷入绝境的残酷现实。
综上所述,黄淳耀不仅作为一位抗清英雄在历史上留名,他的文学成就、思想品格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同样值得后人铭记和研究。
目录
科举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