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话录-赵璘

作品简介

轶事小说集。唐赵璘撰。全书六卷,分为宫、商、角、徵、羽五个部分。第一卷为宫部,记叙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宪宗、文宗、武宗、宣宗诸帝王及后妃的一些生活琐事。第二、三卷为商部,记叙王公官宦之琐事。第四卷为角部,记叙没有入仕的平民众庶。第五卷为徵部,多记典故,并附有谐戏。第六卷为羽部,记见闻杂事。作者分类虽不甚严密,各部之间内容互有重复,但却大致有序。作者赵璘出身世代官宦之家,中外均为朝庭显贵,自己又做过皇帝的近侍。由于这些有利的社会条件,故能多识朝廷典故,娴于官宦旧事,他在本书中记载了较为丰富的唐人故事,是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社会政治、风俗人情、文学艺术的重要参考资料。据作品记载的内容推断,此书于宣宗大中七年之后不久撰成。《新唐书》、《宋史》均著录为六卷, 《崇文总目》作二卷。今六卷本有稗海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一九五八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又重辑百川学海本、说郛本等为一卷。

作者简介

赵璘,唐代文学家,字泽章,祖籍邓州穰县(今河南邓县东南),后来移居至平原(今山东平原县)。他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家庭,是唐德宗时期宰相赵宗儒的侄孙,母亲柳氏出身关中贵族。赵璘大约生活在贞元末年至咸通年间,即公元9世纪中叶。

赵璘在长庆年间成年并开始追求进士学业,最终在大和八年(834年)考中进士,开成三年(838年)又通过了拔萃科考试,显示出他在学问上的卓越才能。他的仕途包括了在大中七年(853年)担任左补阙,以及后来的衢州、汉州刺史等职务。赵璘不仅在官场上有所作为,还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是《因话录》。

《因话录》是一部笔记小说集,共六卷,内容丰富,涉及唐代的政治、历史、文化、风俗等多个方面,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部分,每一部分各有侧重。这部作品因其内容的广泛性和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生动描绘,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后世视为研究唐代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文献之一。赵璘凭借其深厚的家族背景和个人经历,记录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细节和文人逸事,使得《因话录》成为了解唐代朝野生活的重要窗口。

目录

提要
卷一宮部
卷二商部上
卷三商部下
卷四角部
卷五徵部
卷六羽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