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一卷,北宋龚鼎臣撰。龚博通经史百家之说,精心考证,一有心得,随笔录之,以成此书。此书多考论文字训诂,兼及杂事。许多考论,颇有见地。如解《易》之“鼎金铉”即《仪礼》之鼎扃;解《礼记》“升中于天”为《左传》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之中;解《太玄》“如玉加莹”句,据唐类书证李轨注为误本;解《后汉书》注引《潜夫论》“化国之日”句,为章怀太子避高宗讳;解马融“轶越三家”句,为指三王;又引《说苑》子桑伯子事,证王肃注之漏;引《汉书·地理志》有煮枣,证颜师古注之漏;引王弼解子弓为朱张字,证杨倞《荀子注》之误;引殷仲堪《天圣论》解仁宗年号,证拆字为二人圣之非;引《汲冢记》证汤墓在河东,证刘向说之非等,都颇有见地。所记杂事,如太宗赐进士诗;太祖批答赵普论王仁赡札;太祖幸绫锦院警戒梁周翰事;《郑氏诗谱》别有全本,欧阳修所得乃残帙;文彦博家庙不作七间,乃用唐杜岐公家旧式等等,对研究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版本主要有《艺海珠尘》本、《四库全书》本、《函海》本、《十万卷楼丛书初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宋人小说》本等。
作者简介
北宋学者龚鼎臣,字辅之,生于1009年,卒于1086年,是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
龚鼎臣幼年丧父,但自立自强,于景祐元年(1034年)中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他曾任平阴主簿,后被推荐为泰宁军节度掌书记。在任期间,他以公正和坚持真理著称。例如,当国子监直讲石介去世后,有人诽谤石介投辽,龚鼎臣勇于站出来维护石介的清誉,并得到了上级的赏识与提拔。
在他的官职生涯里,龚鼎臣也致力于教育事业,如在渠州任太常博士时,他积极建立学堂、选拔老师并定立课程,使得当地人民得以接受教育,文风由此兴盛。他的政绩还包括请求淘汰冗官、禁止奢侈等,也曾上疏请皇太后还政于英宗,表现出其敢于直言的性格。
除了政治事业,龚鼎臣还有文学成就,其主要作品有《东原录》等。《东原录》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记录了他对当时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
总的来说,龚鼎臣是北宋时期一位有着显著成就的学者和官员,他在当时的政治、教育及文学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目录
提要
东原録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