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明彭时撰。一卷。现存历代小史本、古今名贤汇语本,明朝四十家小说本、说库本、纪录汇编本、指海本、泽古斋重抄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皆题为《彭文宪公笔记》,续说郛本、五朝小说本题《彭公笔记》。此书述正统至成化间朝廷典章制度、人物言行操守,大多为作者生平阅历,史料价值较高。写人几篇描述详尽,有一定的文学性。如首篇记李时勉事,从多方面表现了李时勉勤于教事,诲人不倦,关心生徒,祸福不足以动心的品德,下面一段文字犹为突出:先生因除庭树被罚。是日先生方坐东堂阅试卷,而锦衣官校猝至前,即掩卷起身,免冠解带受缧绁。合监师生来观者,皆惊愕失色。先生神色自若,徐呼诸生近前与语曰:某人某处讲是,某处非。某人今次稍胜前,某人比前不及。因顾僚属曰:还须校定高下出榜。语毕乃行。此段写李时勉临危不惧,安详自若的神态,颇为细致生动。
作者简介
彭时,字纯道,又字宏道,号可斋,出生于1416年,是明朝时期江西省庐陵安福(今属江西吉安市安福县枫田镇松田村)人。他在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三年(1448年)的科举考试中荣获状元,当时年仅32岁,成为明朝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之一。彭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正直的人格在政坛上崭露头角,成为明朝名臣及内阁首辅。
早年,彭时就表现出了超群的智慧和对学问的浓厚兴趣,自幼酷爱学习,专心致志于举业。中状元后,他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职位,并很快因其能力受到赏识,参与到了国家的重要政务之中。尽管在职业生涯中遭遇过挫折,如因忤旨被命供事翰林院,但他始终坚持原则,不阿谀奉承,展现出古代大臣的风范。
在明英宗复位后,彭时再次得到重用,不仅回到文渊阁,并且兼任翰林学士。随着明宪宗即位,他历任吏部右侍郎、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等要职,一生仕途长达27年,其中担任内阁首辅7年。彭时在职期间,勤勉尽责,敢于直言,对国家贡献颇多,被誉为“贤相”。
彭时不仅在政治上有杰出贡献,还留下了不少文化著作,包括《彭文宪集》、《可斋杂记》、《可斋笔记》、《韵书正误》、《正学阶梯》以及《续宋元资治通鉴纲目》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他的学识和思想深度。
彭时于1475年4月27日去世,享年60岁,被追赠太师,谥号“文宪”,以此表彰他对明朝的忠诚与贡献。在历史上,彭时以他的正直、学识和对国家的无私奉献而被人铭记。
目录
卷上
卷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