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颜光衷曰。古云公门中好修行。何也。夫公门常常比较。时时刑罚。其间贫而负累。冤而获罪。愚而被欺。弱而受制。呼天控地。无可告诉。惟公门人下接民隐。上通官情。艰苦孤危之时。扶持一分。胜他人方便十分。宽假一次。胜他人方便十次。若能释贫解冤。教愚扶弱。无乘危索骗。无因贿酷打。无知情故枉。无舞文乱法。则一日闲可行十数善事。积至三年。有数万善事。人当困厄。谁不知感。神明三尺。岂无保佑。自然吉庆日至。子孙昌隆。如其不然。怨毒之财。得亦非福也。
作者简介
宋楚望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地方官员,以其治理水患和重视教育而著称。
宋楚望,字荆川,号恒斋,湖北当阳人,他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句容知县。在任期间,他勤于农事,注重教育,政声良好。他在句容创办了华阳书院,调任丹徒知县时,正值饥荒之年,他散赈救贫,并且亲自走访穷乡僻壤。此外,他还在镇江城南创立了鹤林书院。在调任太仓直隶州后,他筑造了六十余里的海塘,以防范海水侵袭。当时扬州水道长期堵塞,他提出疏浚旧海口的建议,使得下游水流畅通,有效解决了水道梗塞的问题。宋楚望对治水颇有研究,著有《太镇海塘纪略》一书,记录了当时的水利工程和相关文献。
宋楚望的父亲宋士献,性格爽直,乐善好施,曾为修建沮漳大堤而变卖家产。宋士献喜欢读《左传》,因当阳为楚地的望地,故为其长子取名楚望,次子取名楚材。关于宋楚望中秀才的时间,历史记载不详,但县志中提到他幼年时期性格豪放,后来经过感悟,专心读书,最终在雍正己酉乡试中获得第一名。
总的来说,宋楚望的一生致力于地方治理和教育事业,他的政绩和著作对后世有着积极的影响。
目录
重刻公门果报录序
原序
总论(计六条)
法录计(二十条)
戒录(计二十四条)
原跋
续录(计九条)
附佐治果报法戒录
杖疮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