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谈丛-陈师道

作品简介

四卷。宋陈师道 (1053—1101)撰。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博学精深,熟通诸经,喜作诗,与苏轼、黄庭坚、秦观、张来、晁补之、李荐并称“苏门六君子”。由苏轼等荐为棣州 (今徐州)教授,徽宗时,官至秘书省正字。著有《后山集》、《后山谈丛》、《后山诗话》传于世。此书陆游《老学庵笔记》疑为后人伪托,或以为是其少时所作。余嘉锡 《四库提要辨证》考证: 陈师道《后山集》前,有其门人魏衍附记,称 《谈丛》、《诗话》别自为卷,故此书确为陈师道所作。此书所记皆宋代政事、边防、朝野琐事、文人轶闻等,共二百七十一条,对研究宋史有一定参考价值。文笔简洁高古,颇具文学性。有 《四库全书》本、《宝颜堂秘笈》本、《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后山集》后附刊本。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李伟国点校本,与 《萍州可谈》合刊。

作者简介

陈师道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官员。

陈师道(1053年—1102年),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出生于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他是北宋时期的重要文学家,被认为是“苏门六君子”之一,同时也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作家。陈师道的一生可以说是学问与官职并重。他曾受到苏轼等人的推荐,担任过徐州教授、太学博士、颍州教授以及秘书省正字等职。在文学创作上,他以苦吟诗人著称,有“闭门觅句陈无己”的美誉。他的诗词风格以拗峭惊警见长,但也存在内容狭窄、词意艰涩的批评。

此外,陈师道的诗作中,有的反映了农民的悲惨遭遇,如《田家》一诗,通过描绘农村生活的琐碎和农民的劳苦,展现了社会现实。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能够深刻地表达出他对时代的感悟和对民生的关怀。

总的来说,陈师道的文学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诗词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