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课斋卑议-宋恕

作品简介

夫民为邦本,本固则邦无危象;食为民天,天足则民无离志;自古及今,未有十室九空而不酿乱、家给人乐而不成治者也。是以百姓不足,动有若之嗟;训农通商,致卫朝之富。欧洲诸国,深明斯理,故极力求富,而藏之于民。

作者简介

宋恕,原名存礼,字燕生,后改名恕,字平子,号六斋,再后又改名衡,是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

他与陈黻宸、陈虬并称为“浙东三杰”,并与章太炎一同被誉为“浙江两奇才”。宋恕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万全乡鲍阳村(今万全镇下薛村),生活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这一时期。他的一生致力于教育和思想的革新,尤其是在清末改良书院的实践中,他尝试将传统的“经世学”与“西学”相结合,开拓了“新学”的领域。他的努力是将乾嘉学术中“经世致用”的知识转化为清末改良所需要的新学校、新系科的重要一环。

此外,宋恕的思想影响深远,他被誉为“海内奇才”和“后王师”,显示了他在思想界的重要地位。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六字课斋卑议》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在文学、哲学、经史之学、经世之学以及西学方面的成就,并且展现了他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守正不守旧、求是不求新”的批判继承态度。

总的来说,宋恕的生平和思想贡献,对于理解中国近代思想史和文化变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目录

六字课斋卑议上
六字课斋卑议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