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北曲音韵专著。元周德清撰。本书前一部分为韵谱,以北方实际语音(一说为大都音、一说为洛阳音)用韵为标准,分列19部,各部下字,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入声字派入其他三声,此即是所谓“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它是北曲最早的韵书,后世北曲甚至南曲曲韵著作,以及演员唱曲,正音咬字,都以此为根据。后 一部分为《正语作词起例》,作者强调声律至关重要,并对元曲的辨音、用字、格律、务头等问题,作了专门论述。原书成于元泰定元年(1324),有周氏自序。元末已有刻本,今不传。现存的最早刊本为明正统六年(1441)讷庵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中华书局据以影印。存本甚多,通行者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近人任二北有《中原音韵作词十法疏证》,收入《散曲丛刊》。
作者简介
周德清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音韵学家,对北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周德清(1277年-1365年),字日湛,号挺斋,江西高安人,是元代的文学家和音韵学家。他的主要成就是编纂了《中原音韵》,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曲韵著作。《中原音韵》对于当时盛极一时的北曲创作和演唱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阐述。周德清认为,为了使北曲发挥更高的艺术效果,必须使它的体制、音律、语言都具有明确的规范,尤其是语音的规范更为重要。
此外,《中原音韵》是根据元杂剧的用韵编写的,书中归纳的语音系统已经相当接近今天的北京话,因此,成为近代普通话形成的原始基础。这一贡献对于后来的汉语语音学研究和普通话的推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周德清在音韵学方面的研究,不仅为当时的戏曲创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后人研究元代及更早时期的汉语语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他的工作对于理解元代以及后世文学、语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目录
提要
中原音韵原序
中原音韵起例
中原音韵卷上
中原音韵卷下
中原音韵后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