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要录-黄儒

作品简介

宋代茶书,《品茶要录》一卷,宋黄儒撰。儒字道辅,陈振孙《书录解题》作道父者误也。建安人。熙宁六年进士。此书不载於《宋史·艺文志》,明新安程百二始刊行之。有苏轼书后一篇,称儒博学能文,不幸早亡,云其文见阁本《东坡外集》。上元焦竑因录附其后。然《东坡外集》实伪本(说详集部本条下),则此文亦在疑信间也。书中皆论建茶,分为十篇。一采造过时,二白合盗叶,三入杂,四蒸不熟,五过熟,六焦釜,七压叶,八清膏,九伤焙,十辩壑源沙溪。前后各为总论一篇,大旨以茶之采制烹试,各有其法,低昂得失,所辨甚微。园民射利售欺,易以淆混,故特详著其病以示人。与他家《茶录》惟论地产品目及烹试器具者,用意稍别。惟东溪《试茶录》内有茶病一条,所称鸟蒂白合蒸芽必熟诸语,亦仅略陈端绪,不及此书之详明。录存其说,亦可以互资考证也。苏轼跋称其:“博学能文,淡然精深,有道之士也。作《品茶要录》十篇,委曲微妙,……予悲其不幸早亡,独此书传于世。”

作者简介

黄儒是宋代著名的茶学家和文学家,他所著的《品茶要录》对茶叶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

黄儒字道辅,生于北宋时期,公元1073年进士及第。他在公元1075年撰写了《品茶要录》一书,该书是中国茶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黄儒不仅继承了唐代陆羽《茶经》的检验方法,还吸收了蔡襄《茶录》的品鉴经验,并结合自己在北苑贡茶采制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对茶叶的鉴别审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

《品茶要录》全书共十篇,其中一至九篇讨论了制造茶叶过程中应当避免的各种问题,如采造过时、混入杂物、蒸不熟、烤焦等;第十篇则讨论了选择地理条件的重要性。这本书在宋代就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对后世的茶叶生产和品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黄儒作为宋代的茶学家,他的研究和著作在当时已经达到了专业化、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水平,对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目录

品茶要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