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纪事-倪谦

作品简介

是编乃景泰元年谦奉使朝鲜颁诏纪行之作。自鸭绿江至王城,计一千一百七十里,所历宾馆凡二十有八,语意草略,无足以资考证。时朝鲜国王、世子并称疾不迎诏,谦争之不得,亦无如之何。盖新有“土木之变”,正国势危疑之日也。亦足见明之积弱,虽至近而令亦不行矣。

作者简介

倪谦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官员和文人,以其高洁的品行和深厚的学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倪谦(1438年—1510年),字克让,号静存,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南京)人。他在正统三年考中举人,次年考中进士第三名(探花),初任翰林院编修。景泰年间,直文华殿,曾出使朝鲜,以其文采深为当地文士所推崇,其诗文在朝鲜广为流传。天顺初年,任为学士,入讲东宫,得到明宪宗好评。天顺三年,主持顺天府(今北京)乡试,由于他秉公行事,没有录取大臣子,被诬告而遭流放。在流放7年间,以讲学授课为己任,学生都能学而有成,深受当地士人敬重。成化初,明宪宗即位后,复原职,不久与儿子倪岳一起调入史局,编修《英宗实录》。后升任礼部右侍郎,成化中又转任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追赠太子少保,谥文僖。

值得一提的是,倪谦的出使不仅巩固了两国的友好关系,也为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他的《辽海编》四卷收录了中朝文人所作诗文近三百篇,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此外,倪谦在流放期间仍致力于教育工作,体现了其对学术传播和文化教育的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倪谦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无论是在政治、外交还是文化领域,他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事迹和作品至今仍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研究。

目录

朝鲜纪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