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事迹-袁彬

作品简介

明袁彬撰。1卷。彬。字文质,江西新昌(治今宜丰县)人。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也先南扰,时宦官王振擅权,挟英宗北征。彬以锦衣卫校尉扈驾从征。“土木之役”与英宗同被瓦剌军所俘,随侍左右,次年,与英宗同被送归。是书记其与英宗被俘后,随瓦剌军北徙、南返的经过及在瓦剌之遭遇。对也先为人处事也有所披露,并涉及瓦剌部众社会生活习俗等。有《纪录汇编》本等。

作者简介

袁彬,字文质,生于1401年,逝于1477年,是明代的一位重要官员,出身于江西新昌县义钧乡(今属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他来自一个近侍家庭,自小就展现出聪明才智,擅长诗词文章。

袁彬的父亲袁忠在建文四年(1402年)被选为锦衣卫校尉,长期在宫中服务。正统四年(1439年),袁忠因病辞职返回家乡,由当时39岁的袁彬接替其在校卫中的职务。到了正统末年,袁彬以锦衣卫校尉的身份随明英宗朱祁镇北征,遭遇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在这场变故中,众多随行官员四散奔逃,唯有袁彬忠心耿耿,始终伴随英宗左右,照顾其安全,表现出极大的忠诚与勇气。

英宗被俘后,袁彬一路陪伴其度过艰难的囚禁生活,直至英宗被释放并成功复辟,即所谓的“夺门之变”后,对袁彬极为倚重和感激。英宗复位后,袁彬的地位显著提升,所请求的事情几乎都被英宗应允。他在成化年间担任过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使等职,并最终在成化十三年(1477年)担任前军都督府佥事掌府事,同年去世于任上。

袁彬因其忠贞的行为和在土木堡之变中的贡献,被后世所铭记。他还著有《北征事迹》,记录了这段经历,此书也被收录于《四库全书》中。因其护主有功,家乡人民为他建立了“保驾楼”以示纪念。袁彬去世后,被追赠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这些荣誉彰显了他在明代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目录

北征事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