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波-李劼人

作品简介

李劼人著。共四部。作于1937年。以1911年四川争路事件为中心,从保路同志会的成立、发展以及各地同志军的武装斗争和赵尔丰对运动的血腥镇压,一直写到清王朝的覆灭,真实生动地反映辛亥革命这一规模巨大的民众运动。第一部写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消息传来,成都铁路公司里群情激奋,成立以立宪派罗纶为首的四川省保路同志会,运动迅速由成都扩展到全省各地,掀起了罢市罢课、罢捐罢税的热潮。总督赵尔丰逮捕了蒲殿俊、罗纶,数万民众赴总督衙门请愿时遭到血腥镇压。第二部写赵尔丰的倒行逆施激起四川民众的更大愤怒,同盟会联络哥老会组织同志军、学生军,与清军展开武装斗争。这时武昌起义消息传来,衙门里一片慌乱,成都城内草木皆兵,幕僚政客纷纷避难。第三部写督办大臣端方奉旨率领湖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同盟会夏之时等在全国迅速高涨的革命形势下带领义军起义,龙泉、重庆相继宣布独立。赵尔丰利用立宪派弱点,表面上交权,成都虽告独立,而清朝官吏依然执政。同时,同盟会发动新军倒戈,使端方遭到应有的惩罚。作品广阔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的重大政治事件,描绘了新旧势力冲突中各派人物的不同面貌,既具有历史的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大波》与前两部长篇,形象地展现了历史,被郭沫若誉为“小说的近代史”。

作者简介

李劼人(1891年6月20日—1962年12月24日),原名李家祥,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大师、法国文学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及实业家。他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北黄陂,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极具世界影响的作家之一。李劼人在中学时代就广泛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展现出讲故事的天赋。

1912年,他发表了处女作《游园会》,标志着其文学生涯的开端。1919年,李劼人赴法国留学,这段经历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文化视野,并促使他后来翻译了许多法国文学作品。归国后,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还积极投身社会活动与实业,曾任成都市副市长,参与文教和城市建设工作。

李劼人的代表作品包括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其中《死水微澜》尤其受到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与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等并列的现代中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这部作品因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描绘、鲜明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四川风情)以及对人性的深刻剖析而著称,有学者将其与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相比较,指出其中的主人公邓幺姑体现了中国特定时代的女性形象与文化特色。

除长篇小说外,李劼人还创作了众多短篇小说,并发表了数百万字的著译作品,对中国的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不仅艺术价值高,而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李劼人去世后,他的家人按照其遗愿将其毕生收藏的图书、字画等捐赠给了国家,进一步证明了他对文化的热爱和奉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