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三卷,清汪宗沂辑。一题《大唐卫公李靖兵法》。李靖所著兵书除《李卫公问对》,馀已散失。然《通典》中所引李靖兵学言论甚多。汪宗沂从中辑出,分为三卷。上卷题为“将务兵谋”;中卷题为“部伍营阵”;下卷题为“攻守战具”。其虽为残编,仍可窥见李靖军事思想的某些方面。如在强调“用兵上神,战贵其速”的同时,也要视敌强弱或作持久准备,并归纳出如“敌有十五形可击”等作战经验。在阵法上除“七军六花阵”,还创制了颇有特色的“竖阵”阵法,即“弩手、弓手与战锋队相间引前”,用纵队挺进的方式攻坚克敌。而撤退时,不能“一时齐拔”,必须“隔一队抽一队”,逐次掩护后撤。这也是李靖所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此外,辑本还有行军、安营、教战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简介
汪宗沂是中国清朝末期的一位学者和官吏,以其博学多才和广泛的著述而知名。
以下是关于其生平的一些重要信息:
个人背景:汪宗沂,字仲伊,一字詠村,号韬庐,安徽歙县西溪人,生于1837年,卒于1906年。
教育与职业生涯:他在同治三年(1864年)举优贡,光绪二年(1876年)中举人,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他曾分山西任知县,不过后来因健康原因辞官归里,专心读书和著述。
学术贡献:汪宗沂少时好经世之学,师从临川李联琇、仪征刘毓崧以及桐城方宗诚等人学习考据学、义理学等。他的治学以经学为主,但也涉猎医术、兵法、声韵和音律等多个领域,并在这些领域都有所建树。
晚年生活:晚年他喜好道家学说,并有数十种著述,主要包括《弢庐诗》二卷、《旋宫四十九谱》一卷、《金元十五调南北曲谱》一卷等作品。
荣誉与职位:在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期间,汪宗沂曾被延请担任忠义局编纂。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也曾聘他入幕。此外,他还先后主讲过安庆敬敷、芜湖中江、歙县紫阳等书院。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安徽学政保举学行,特旨赏加五品卿衔。
综上所述,汪宗沂的一生体现了清代晚期士人的学术追求和政治参与,他的广泛学识和丰富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目录
卷上将务兵谋
卷中部伍营阵
卷下攻守战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