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共六卷 (《古音骈字》一卷,《续编》五卷)。明杨慎撰,清庄履丰、庄鼎铉(二人生平著述不详)续编。骈字指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其中由两个字记录的单纯词,用字没有一定,只要读音相同或相近,就可彼此假借通用。此书及其续编,均摘取这些假借通用的复音词,按韵加以编排,各注引用书名,并对秦汉以前古音有所考证。缺点是遗阙太多,时有免强牵合者,训释不够详明。《四库提要》云:“然大势征引赅洽,足资考证。古字之见于载籍者,十已得其四五,可云小学之善本矣。”此书收入《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有《函海》本(乾隆本、道光本、光绪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作者简介
明代杨慎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学者和官员,有“明代三才子之首”的美誉。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他是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并曾任翰林院修撰。他广泛涉猎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等文体,主要作品包括《升庵集》。
杨慎在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因卷入“大礼议”事件触怒世宗,被贬谪至云南永昌卫,此后虽然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最终仍逝世于永昌卫。他的一生经历了从京城的翰林院修撰到边疆戍卒的巨大转变,但他始终未放弃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他的诗歌风格“浓丽婉至”,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此外,杨慎还被誉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谱写者,在流放期间,他不仅自己继续研究学术,而且还教授村童,传承知识与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杨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学问和才华在当时受到极高的评价,其遭遇也反映了明朝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性。尽管他在政治上未能尽展宏图,但在文学和学术上的成就使他成为明代最杰出的文化人物之一。
目录
提要
古音骈字卷上
古音骈字卷下
古音骈字续编卷一
古音骈字续编卷二
古音骈字续编卷三
古音骈字续编卷四
古音骈字续编卷五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