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画记-张彦远

作品简介

唐代张彦远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绘画通史。张彦远(约815~约875),字爱宾,河东(今山东永济)人,乾符初官至大理寺卿。本书成于大中元年(847)。十卷。记述自轩辕黄帝起至唐会昌元年间历代画家三百七十二人的传记和有关绘画史论的专文十六篇,其论述中多有卓见,如论“六法”,强调立意和用笔;指出画风演变,因时而异;以顾恺之、陆探微为密体,张僧繇、吴道子为疏体;阐明书画同笔同理等。传世版本有明王世贞刻《王氏画苑》本,明毛晋汲古阁《津逮秘书》本和清张海鹏刻《学津讨源》本。

作者简介

张彦远是唐代著名的画家和绘画理论家,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彦远(815-907年),字爱宾,出生于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的一个仕宦书香之家。他是河东张氏的一员,这个家族在唐代有着显赫的地位,三代贵为宰相,五世递藏书画。张彦远的曾祖父张嘉贞和祖父张延赏都曾在唐朝政府中担任要职。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

《历代名画记》:这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绘画史论著,全书共十卷,内容涵盖了对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绘画理论的阐述以及有关鉴识收藏方面的叙述。书中还收录了370余名画家的传记,是研究中国绘画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法书要录》与《彩笺诗集》:这些作品虽然没有《历代名画记》那样广为人知,但同样反映了张彦远在书法和文学方面的造诣。
张彦远的艺术理念认为,绘画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更能够帮助人伦道德的建立,穷究鬼神的变化,测探微幽奥妙的事物。他在《历代名画记》中引用了陆士衡的话:“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这表明他认为绘画艺术的价值不亚于诗歌和其他文学形式。

综上所述,张彦远不仅在绘画实践上有所成就,他的理论著作更是为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影响了后世无数艺术家和学者。

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