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当阁丛谈-徐复祚

作品简介

一名《村老委谈》、《三家村老委谈》,明代文言小说集。徐复祚撰。未见正史及公私书目着录,现有《借月山房汇钞》本,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有抄本残卷一种。其书卷帙颇有歧异,据《借月山房汇钞》本王东溆、徐述曾、黄廷鉴跋与《乾隆常昭合志》卷十一,其书原为三十六卷,《雍正昭文县志》卷七十一、《光绪苏州府志》卷七十六作三十卷,而抄本徐述曾跋则称原书二十四卷。但原书已经亡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徐复祚的曾侄孙徐述曾得到六卷本一种,王跋亦称其书存六卷,现存抄本即为此六卷本,残存五卷(缺第五卷及第一卷后半卷)。嘉庆甲子(1804年)黄廷鉴于书坊中得残本2册,为六卷本所无,遂冠在原六卷本之前,刻入《借月山房汇钞》中,即今所见八卷本者(见八卷本黄廷鉴跋)。清徐述曾跋谓其书:“大抵记朝廷典故、忠贞邪佞、孝义节烈、高人义士、仙佛奇踪、豪猾盗贼、倡优乞丐、术数伎巧,与夫街谈巷议、善恶果报,可兴可观,无不胪陈。”可见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而其善恶观念、道德褒贬,十分鲜明。书中所否定的内容,主要是朝政弊端和日常生活中的若干丑恶现象,而揭露宦官之患尤为激烈,如卷二《分宜逸事》以严嵩柄权时一寺卿久候其门不得见因求空地溲尿为其僮儿所辱、一监司以十金贿苍头欲求见严世蕃而为不屑掷地的故事,反映严氏父子邪恶势力之嚣张气焰。书中部分故事还以官员对朝廷的不合作和蔑视态度,表现人们对最高封建统治者的抵触情绪。如卷三《王光庵》条叙王宾清狂傲世,故旧姚广孝自朝中归里相访,竟至其下马脱朝服后方许其入门。作者还对官场及生活中各种丑恶现象予以鞭挞,如卷六《两掾史》条以叶姓得官后死,王姓冒名顶替,与叶姓平分官俸事,揭露官场的腐败;同卷《金潮》条叙金潮外出行商后,其妻与人有私情,遂骗婆婆外嫁他乡,金潮归后寻得其母,并设计以妻换母。表现人们对家庭生活中不良道德行为的憎恶。

作者简介

徐复祚,原名笃儒,字阳初、讷川,晚号三家村老,是明代著名的戏曲家和戏曲理论家。

徐复祚生于1560年,卒于1629年以后,江苏常熟人。他博学工文,尤其擅长词曲创作。在戏曲方面,徐复祚受到了同代戏曲家张凤翼的指点。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传奇剧《宵光剑》、《红梨记》和《投梭记》,其中**《宵光剑》、《红梨记》和《投梭记》至今仍然存世,而杂剧《一文钱》和《梧桐雨》**也展现了他在戏剧领域的才华。

徐复祚不仅在戏剧创作上有所成就,他还是一位戏曲理论家,对后世的戏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受欢迎,并且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徐复祚的一生,为明代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录

●花当阁丛谈卷一
●花当阁丛谈卷二
●花当阁丛谈卷三
●花当阁丛谈卷四
●花当阁丛谈卷五
●花当阁丛谈卷六
●花当阁丛谈卷七
●花当阁丛谈卷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