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论日本-周作人

作品简介

周作人早年曾留学日本,对于日本的文化与生活有着一种特殊的喜爱,尤其是对日本文学的研究十分深入,翻译有大量日本文学名著。二十世纪初,日本加快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周作人成为当时中国较早认清日帝侵略真面目的知识分子之一,从开始的专注于纯日本文学研究,转向对日本国民性的探讨和深思,对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万世一系的神国观念、日本的民族宗教国家神道做了深刻的检视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于中日关系的现状和前景提出了种种假设和建设性意见。

作者简介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周櫆寿,后改名为周奎绶,最终定名为周作人,字星杓,别署启明、启孟、起孟等,笔名包括遐寿、仲密、岂明等,号知堂、药堂、独应等,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以及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民俗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周作人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散文艺术和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均有卓越贡献。他曾任职于国立北京大学教授,并担任东方文学系主任,后在燕京大学任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在新文化运动期间,他是《新青年》杂志的重要撰稿人,并曾担任“新潮社”的主任编辑。他还与鲁迅、林语堂等人共同创办并主编了《语丝》周刊。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作人在沦陷区的经历复杂且颇具争议,他曾担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一职。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因此受到审判并被捕入狱,1949年后被释放。晚年的周作人主要从事翻译工作,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同时继续写作散文,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文学和文化论著。

周作人的代表作品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龙集》、《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以及《知堂文集》和《知堂回想录》等。他的散文风格独特,语言清新淡泊,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