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雅-方以智

作品简介

明清之际方以智著。五十二卷。另卷首三 卷。1639年已有草稿,1643年修改完毕,最后“缀集”於 流离岭南期间。1664年于福建建宁初刻,四十卷。该本 已佚。今见最早刻本为康熙丙午(1666)夏日龙眠(在桐 城境内)姚文燮作序本,即“此藏轩刻本”。此书仿《尔雅》体制,分为疑始、释诂、天文、地舆、身体、称谓、姓名、官制、事制、礼义、乐曲、乐舞、器用、衣服、宫室、饮食、算数、植物、动物、金石、谚原、切韵、声原、脉考、古方解共24类,每类之中又有子目。卷首末附有专论音韵训诂的文章八篇。内容主要是辨证词语训诂,考证古音古义,议论方言俗语,并论及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典章制度及各物、医学等。分类编写,广征博引,考证精细,是明代的小型百科全书,可供研究古汉语及词源者参考。

作者简介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

方以智(1611年—1671年),字密之,号曼公,别号包括鹿起、龙眠愚者等,出家后法名弘智,人称药地和尚。他出生于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是明代“明末四公子”之一。方以智一生经历了明清交替的动荡时期,其个人的际遇也十分坎坷。他的一生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早期过着富贵文人的生活;中期在明朝灭亡后历经流亡;晚年则潜心学术,留下了大量理论著作。

方以智的学术成就在于他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通雅》、《物理小识》、《药地炮庄》和《东西均》**等。他的著述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地理、医药、物理学等领域,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丰富广博。

此外,方以智故居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碧峰办事处内,原名“廷尉第”,是了解他生平和学术成就的重要地点。

目录

提要
通雅自序
通雅凡例
通雅卷首一
通雅巻首二
通雅巻首三
通雅卷一
通雅卷二
通雅卷三
通雅卷四
通雅卷五
通雅卷六
通雅卷七
通雅巻八
通雅卷九
通雅卷十
通雅卷十一
通雅卷十二
通雅卷十三
通雅卷十四
通雅卷十五
通雅卷十六
通雅卷十七
通雅卷十八
通雅卷十九
通雅卷二十
通雅卷二十一
通雅卷二十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