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现代短篇小说、散文合集。郁达夫著。厦门世界文艺书社1929年6月初版。收入本集的有《自序》和短篇小说3篇:《在寒风里》(原载《大众文艺》月刊第4期)、《蚂蜂的毒刺》(原载《大众文艺》月刊第5期)、《逃走》(原载《大众文艺》月刊第1期,原名为《盂兰盆会》)。另外,还收入1篇近于寓言的散文《故事》(原载《白华》杂志第1卷第2期)。这3篇短篇小说还收入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12月出版的《薇蕨集》中。这些作品常使用第一人称,带有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题材涉及的社会面较广阔,也侧重“我”以外其他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塑造注意艺术构思的完整性。《逃走》用写实手法,又充满了浪漫气息,描写一个早熟少年的性格。《在寒风里》是作者比较重视的一篇作品,后选入《达夫自选集》。在《自序》中作者谈到3篇小说时说:“字数略多,称为短篇,或不恰当,谓为长篇,尤为不合,大约因平时爱读德国小说,是于无意之中,受了德国的Erzaeh Lungen的麻醉之后的作品。特选3篇,以明偏嗜。”《在寒风里》这篇着重描绘一个败落家庭中有“疯症”的老长工。只有这个老长工,真正同情关怀着那个长年漂泊在外的青年。直到这个家庭彻底败落,只剩下一座供祭祖宗用的“神堂”时,忠心的老仆还亲自背着红木神龛,把老母不肯收容的浪子送往上海安置。小说是一曲旧时代弱小人物的挽歌。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或荫生,浙江富阳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散文家、诗人,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革命烈士。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著称。
郁达夫早年在日本留学,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他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提倡文学革命,主张文学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郁达夫的文学作品情感饱满、风格独特,擅长通过自我剖析和心理描写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他的代表作包括小说《沉沦》、散文《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以及诸多诗篇和回忆录等。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承载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1945年9月17日,郁达夫在南洋苏门答腊岛因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而遭日军杀害,壮烈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并对其文学成就和英勇事迹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纪念。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