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茶论-赵佶

作品简介

原名 《茶论》,又称 《圣宋茶论》。茶叶专著。宋徽宗赵佶撰。约成书于宋大观元 年 (1107)。自 《说郛》刻本始改今名。另有 《古今图书集 成》刊本。全书二千八百余字,首为绪言,次分地产、天时、 采摘、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 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20目。对于当时 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等均有详细论述。其中 论及采摘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煮之妙尤为精辟, 反映北宋以来茶业发达和制茶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有些论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赵佶即宋徽宗,是北宋时期的第八位皇帝,以其在艺术领域的成就而闻名。具体来说:

个人背景: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子,他在位期间,除了政治活动外,还对文艺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贡献。
艺术成就:赵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创立了“宣和体”画风,这种风格注重写实,讲究细节的处理和光影效果,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还开创了“瘦金书”书法风格,这种字体细长而有力,别具一格,成为书法史上的一大创新。
政治生涯:作为皇帝,赵佶的政治决策和领导能力受到了不同的评价。他在位期间,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其中包括剿灭方腊农民起义等事件。尽管他在政治方面的表现有争议,但他在文化和艺术方面的成就使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文化影响:赵佶不仅是一位艺术家,还是一位文化家。他对书画艺术的推广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影响了后世的文化走向和审美趋势。
人物评价:赵佶的艺术才华被后人广泛认可,他在书画、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和影响至今仍被研究和赞赏。然而,作为皇帝,他在政治决策上的失误也导致了国家的危机,因此他的综合评价是复杂且多面的。
综上所述,赵佶是一个在艺术上具有极高成就的皇帝,他的创新工笔画新流派和瘦金体字体对中国艺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在政治上存在争议,但他在文化艺术领域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目录

大观茶论全文
大观茶论译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