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宅编-方勺

作品简介

笔记。宋方勺(号泊宅)著。是编载两宋之际朝野旧事,凡文人逸事、地方民俗、朝廷财政、医药术数、怪异传闻、诗词创作无所不谈。作者曾从苏轼等名士游,故记苏轼、王安石等人逸事较多,并载有南宋初称“中兴野人”者和苏轼《念奴娇》之爱国词。有三卷本、十卷本两系统。《直斋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俱录十卷本。三卷本记事一一○条,较十卷本少八十一条,然其中二十六条又为十卷本所不载。二本孰先孰后,迄无定论。《四库全书》所收为三卷本,但该书《总目》作者据《宋史·艺文志》,疑三卷本并非原帙,而系明人“臆为窜改”所致;胡凤丹编《金华丛书》,更确认十卷本为原本。顾修编《读画斋丛书》则认为三卷本叙事较详,且有十卷本“讳而不书”之事,“或为初稿”(见顾修《跋》)。《啸园丛书》编者葛元煦亦持此说。今人许沛藻、杨立扬点校此书,则认为三卷本为方勺勒成此编前之初稿本,然当时未付梓,而十卷本则自南宋初已流行,至明万历中商濬将三卷本编入《稗海》后,二本方并行流传。今存三卷本有《稗海》、《四库全书》、《啸园丛书》本;《读画斋丛书》、《金华丛书》则并载三卷与十卷本。另有中华书局1983年版点校本亦并载上述二本。

作者简介

方勺是宋代的文人,字仁声,自号泊宅村翁,生于婺州(今浙江金华),有说法称他可能来自严濑(今浙江桐庐)。

方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一生与许多文化名人有着交集。在元祐年间,即1086至1094年,苏轼担任杭州知州时,曾推荐方勺参加省试,因此方勺有机会成为苏门弟子,这意味着他曾经受到苏轼的指导和影响。

方勺的诗歌作品并没有广泛流传至今,但他作为宋代的读书人,其生活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些方面。例如,宋代人们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太平圣惠方》记载的牙膏和牙刷的制作方法。而在茶文化方面,宋代亦有所发展,比如点茶斗茶的活动在当代仍有仿效和比赛。

综上所述,方勺是宋代一位不太显赫的文人,他的生活和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与苏轼等文化名人的交往,对他的人生轨迹产生了重要作用。尽管方勺的作品可能未能广为流传,但他的事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为我们理解宋代文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校點說明
方氏泊宅編序
泊宅編卷一
泊宅編卷二
泊宅編卷三
泊宅編卷四
泊宅編卷五
泊宅編卷六
泊宅編卷七
泊宅編卷八
泊宅編卷九
泊宅編卷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