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答问-张之洞

作品简介

清末张之洞撰。系张任四川学政时为成都尊经书院学生开列的阅读书目。五卷。以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类,列举书籍二千二百种,注明书名、作者、版本、卷数,个别有简单按语。多以通行习见本为主,所收多有《四库全书》之后出现的清人著作。末附《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列举清代著名学者姓名、字号、籍贯,以示清人学术流别。旧时初学文史者多参考此目。有光绪二年(1876)贵阳初刻本,附张撰《輶轩语》。近人范希曾撰《书目答问补正》五卷,增益校注甚详。近人孔彦培编有《书目问答索引》。

作者简介

张之洞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洋务派代表人物。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人们通常称他为“张香帅”。他是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之洞的祖籍是直隶南皮(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但他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贵州省安龙县)。

张之洞在历史上以提倡“中体西用”而著称,即主张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和应用西方的科技和管理方法。他在教育和工业方面有着显著的贡献,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等多所教育机构,以及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在政治上,张之洞主张改革,提倡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一思想转变使他成为清末新政的重要人物。他还参与了新学制的制定,为中国的现代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张之洞的一生充满了对清朝末年政治、教育、工业的改革和贡献,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卷一 经部
卷二 史部
卷三 子部
卷四 集部
卷五 丛书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