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编-庄绰

作品简介

宋代笔记。3卷。庄绰著。“鸡肋”之名,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意。但此书所记先世旧闻或当代史实,有的可补正史之不足,如绍兴初元兵马钱粮之数,即为他书所不载。所记各地风俗节物,有资于民俗学研究。关于文字音义的杂考小辨,如关于“甄”字读音的材料,即收入日本《大汉和辞典》。书中又有不少涉及农桑、医药、生物学和自然科学的资料。体例与沈括《梦溪笔谈》颇近。《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可与周密《齐东野语》相埒,非《辍耕录》诸书可及。此书在宋代未曾刊行,曾经贾似道点定,钞入《悦先堂随钞》这部宋人丛书里。旧有夏敬观校订、商务印书馆刊行的涵芬楼本,卷首有作者绍兴三年(1133)自序。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于1983年出版点校本,加上目录,后附关于庄绰生平著作的考证文字。萧鲁阳点校。

作者简介

庄绰是宋代的医家和针灸家,字季裕,清源(今山西清徐)人。

在建炎中年(1127~1130年),庄绰曾担任朝奉郎、前江南道都总管同干公事。他的医术得到了当时人们的认可,特别是在针灸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据记载,庄绰曾因病由阵了翁为其灸治膏肓穴而愈,之后他又用同样的方法治疗他人,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他在针灸领域声名鹊起。

此外,庄绰的著作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资料。他的作品被后人整理出版,如由萧鲁阳点校的《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就收录了庄绰的作品。

总的来说,庄绰不仅在医学实践上有所成就,他的著作也对后世的医学研究产生了影响。他的生平和事迹体现了宋代医学发展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针灸学方面的贡献,值得后人铭记。

目录

提要
卷上
卷中
卷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