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斋古今黈-李冶

作品简介

元李冶撰。原为四十卷,后散佚,今传本仅八卷,分经、史、子、集四类,每类各二卷。“黈”即“不外听”之意。是书为考订经史子集而作,遇有疑义,一一详辨,以考证佐议论,词锋骏利,博辩不穷。其说经,自汉唐以来诸儒传疏,以至程朱绪论,皆折衷会通,无所党附。其论子史,于司马迁、班固、范晔、司马彪、欧阳修等史学家记录之非,杨倞、李轨、宋咸、成玄英、王冰等注释之误,都加以剖析纠正。其评诗文,于训诂之异同、体制之正变,抉摘亦极为精审。该书长于考证,所论多可取之处,在宋元笔记中堪称上乘之作,足为治国学传统学术者参考。今本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海山仙馆丛书》本、《畿辅丛书》本等。清人陆心源又辑有《敬斋古今黈拾遗》五卷,有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潜园总集》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可供参考。(《四库全书》本为残本,今以繆荃孫十二卷本替)

作者简介

李冶(1192年—1279年),原名李治,是金元时期的著名数学家。

他字仁卿,自号敬斋,出生于真定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李冶在金正大末年进士,曾任知钧州。金亡后,他北渡流落于忻崞间,与元好问等文人有交流,世称“元李”。晚年定居封龙山下(今河北省元氏县)。

关于李冶的名字,历史上存在一些争议。清代道光年间的学者施国祁认为应当是“李治”,而不是“李冶”,这一观点引发了学者们对其名字的讨论。不过,不论其名字的正确写法如何,李冶在数学领域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他与秦九韶、杨辉和朱世杰并称为“宋元数学四大家”,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总的来说,李冶的数学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研究和发现上,还包括他在数学教育和普及方面的努力。他的著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目录

提要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卷之十一
卷之十二
逸文一
逸文二
附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