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贵-赵树理

作品简介

现代短篇小说。赵树理著。《福贵》叙述了一个破产后迷入下流社会的青年农民的经历和遭遇。福贵本是个正派青年,庄稼活“各路精通,一个人能抵一个半”,又是民间戏班中的好角色。只因娶亲和安葬母亲,他借了地主王老万30块钱,被迫到王家做长工抵债,但是,所欠的债还是一年比一年多,到第四年,连本带利滚到了90多块钱,最后他的四亩地和三间草房也被地主盘剥去了。福贵成了游民无产者,到处流浪,并沾染了赌博和偷盗的不良习气。然而,他那时挣了钱,还要拿回来补助家庭,赌输了,绝不回家剥削妻子。后来王老万借口他当吹鼓手玷污了本族的清白,要把他“打死”、“活埋”,逼得他背井离乡,逃亡在外七八年。后来这个地区成了根据地,抗日政府组织改造流氓、懒汉、小偷,福贵被组织到难民组开荒,获得了新生。不久,他回到家乡,找区干部和农会主席诉说自己的经历,在群众会上,他控诉了王老万对他的剥削和迫害,说明自己背上坏名声完全是地主阶级和旧社会所逼迫的结果。作者在《对〈金锁〉问题的再检讨》一文中写道,“我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作农村工作的人怎样对待破产后流入下流社会那一层人的问题。这一层人在有些经过土改的村子还是被歧视的”,“我写《福贵》那时候,就专为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简介

赵树理(1906年9月24日—1970年9月23日),原名赵树礼,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和人民艺术家,也是“山药蛋派”文学流派的创始人。他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自幼酷爱文学,深受当地民俗文化和民间文艺的影响。

赵树理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作品紧密结合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实际,关注农民的命运,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语言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他的小说真实反映了华北农村的社会变迁和农民的生活状态,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农村人物形象。

赵树理的主要代表作品包括《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和《三里湾》等。这些作品因其贴近生活、注重情节冲突、语言质朴幽默,成为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并对后来的中国农村题材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职业生涯中,赵树理担任过多个文化、文学机构的重要职务,如《曲艺》、《人民文学》编委,中国文联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协会主席等。不幸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错误批判和迫害,于1970年去世。1978年得到平反昭雪,他的贡献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肯定与怀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