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青春-杨朔

作品简介

杨朔著。作于1954年春,收于《杨朔散文选》。1950年10月,作者随中国铁路工人组成的一支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写下了许多优秀战地通讯和散文。本篇记叙的是黄继光式的一级英雄李家发的英雄事迹。李家发才十九岁,生性开朗乐观,天真纯朴,爱憎分明,虎劲十足,作战时英勇顽强,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在1953年7月12日的轿岩山攻坚战中,李家发冒着敌人密集的机枪,一马当先,奋勇冲击,在弹绝伤重的危急情势中,为消灭机枪据点,开辟部队前进的道路,他在“拖着伤脚炸掉一个小地堡”后,即毅然决然地用自己的身子扑向大碉堡的机枪射口,战士们终于冲上主峰,夺得胜利。作者通过记叙李家发的生动故事和英勇牺牲的壮烈场面,热情地讴歌了志愿军战士宽阔的革命胸怀、视死如归的英雄性格,以及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刻画人物富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人物牺牲时的形象描绘有浮雕效果;景物描写渲染了人物美丽的精神境界。文中把英雄比作一支“最美丽的歌子”,充满着诗意,耐人吟味。

作者简介

杨朔是一位中国现当代著名的作家和散文家,他的作品以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劳动者为主基调。

杨朔,原名杨毓晋,字莹叔,1913年出生于山东蓬莱。他的父亲杨清泉是清末的秀才,而他的胞弟是杨玉玮。杨朔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散文作品中,这些作品以其细腻和平实的风格被誉为“诗化散文”。他的散文常常从小事入手,用简洁的笔触描绘事物,如在《茶花赋》中对云南春天的描写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杨朔的一生与中国的现代历史紧密相连。1937年,他开始发表作品,1939年参加了八路军并从事文艺工作。后来,他前往延安中央,并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抗美援朝时期,他创作了优秀的长篇小说。

此外,杨朔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怀和赞美。他的创作精神和文学成就至今仍然被人们所铭记和推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