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笔记。又称《石帆亭纪谈》。清王士祯(1634—1711)撰。二十六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因居宅西有圃,圃中有池,池北有屋数椽,故名。分“谈故”、“谈献”、“谈艺”、“谈异”四类。凡一千二百九十二条,约三十万字。“谈故”记载清典章、科甲制度。如《八旗开科》、《台湾开科》等,“谈献”主要记叙明中叶至清初名臣、畸人,列女逸事。可补史阙。如《史阁部》记扬州城陷时,史可法自诣清营,不屈被杀,大义凛然。“谈艺”占全书三分之一,以神韵说评诗论画,亦有见解。“谈异”专记神鬼怪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诙谐嘲谑,寓有劝惩褒贬之意。有康熙二十八年(1689)闽中刊本,《清代笔记丛刊》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铅印本等。
作者简介
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后避雍正皇帝胤禛讳而改名为士祯,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人常称其为王渔洋,死后被赐予文简的谥号。他是清初著名的汉族诗人、学者和文学家,属于清朝初期活跃在顺治、康熙年间的文化界重要人物。
王士祯生于明朝末年的山东新城(今山东省桓台县),有时自称济南人。他在文学领域造诣深厚,尤其在诗歌创作方面成就卓著,提出了“神韵说”,对后世诗歌理论影响深远。此外,他还是一位博学多才之人,擅长鉴赏书画、鼎彝等古物,对于古典文学研究和艺术审美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贡献。
王士祯的诗词清新秀逸,风格独特,在当时及后世都享有很高声誉,是“清初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丰富,流传下来的诗词众多,对清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目录
前言
池北偶談序
池北偶談卷一
池北偶談卷二
池北偶談卷三
池北偶談卷四
池北偶談卷五
池北偶談卷六
池北偶談卷七
池北偶談卷八
池北偶談卷九
池北偶談卷十
池北偶談卷十一
池北偶談卷十二
池北偶談卷十三
池北偶談卷十四
池北偶談卷十五
池北偶談卷十六
池北偶談卷十七
池北偶談卷十八
池北偶談卷十九
池北偶談卷二十
池北偶談卷二十一
池北偶談卷二十二
池北偶談卷二十三
池北偶談卷二十四
池北偶談卷二十五
池北偶談卷二十六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