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四十卷。宋王昭禹撰。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记载,昭禹未详何人。王与之作《周礼订义》,类编姓氏世次,将王昭禹列于杨时之后,并记其字光运,其它皆不详。《四库全书总目》认为:王昭禹应为北宋末徽钦时代人。《周礼详解》皆宗王安石《周官新义》,并多引其《字说》,“五官”皆不载《叙官》。其中有与王安石一致的,如解:“匪颁之式”、“惟王建国”、“鲍鱼”、“”、“司徒”,皆宗于王安石《字说》。也有与王安石不一致的,如在阐述《周礼》旨义上,解“泉府以国服为之息”,则与当时社会有所隐喻。有纠订旧注之误者,如“载师里布屋粟”,则不从前儒,属新发之说。亦有解前人未发之言者。宋陈振孙《书录解题》对其多引王安石《字说》深为不满,则与宋政事有关,颇为偏颇。总体而论,《周礼详解》虽在文字训诂上,宗于王安石,但经文诠释却能自辟新径,不囿前人之说,多有发明,于《周礼》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后世学者如宋王与之《周礼订义》、林之奇注《周礼》释《周礼》多引其说。朱申作《周礼句解》,则从其“五官”,不载《叙官》之体例。版本有宋刊本、钞本、清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
作者简介
王昭禹是宋代的一位学者,他著有《周礼详解》。
王昭禹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学术发展迅速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昭禹作为一名学者,对古代的经典文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撰写了《周礼详解》这部著作。《周礼》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周代的官制和礼制,王昭禹的《周礼详解》是对《周礼》的阐释和解读,体现了宋代儒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不仅经济、科技有很大的发展,文化艺术也达到了高峰。在文学方面,宋词成为一代文学的代表;在哲学思想上,理学(即宋明理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昭禹作为这一时期的学者,其学术研究和著作也是这一时代文化成就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王昭禹通过其对《周礼》的研究和著作《周礼详解》,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反映了宋代学术研究的特点和水平。
目录
提要
原序
周礼互注总括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