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论-杜恕

作品简介

杜氏《体论》四卷,魏幽州刺史杜恕撰旧、新《唐志》同。恕字务伯,晋征南大将军杜预之父也。官御史中丞,出刺幽州,以斩鲜卑小子一人为程喜所劾,免为庶人,徙章武。阮武谓恕曰:「今向闲暇,可潜思成一家言。」遂著《体论》八篇,又著《兴性论》一篇。嘉平四年卒于徙所,《魏志》有传。八篇者,一曰《君》,二《臣》,三《言》,四《行》,五《政》,六《法》,七《听察》,八《用兵》;四卷者,卷凡二篇,其书盖亡于唐末,《群书治要》载有六千余言,不著篇名,审观知是《君》、《臣》、《行》、《政》、《法》、《听察》六篇,其余《言》篇、《用兵》篇略见《御览·六帖》,而《意林》以《自叙》终焉。今录出校定为一卷。恕又有《笃论》,别载于后。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二月既望。

作者简介

杜恕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一位著名大臣,字务伯,出身于京兆杜氏,是尚书仆射杜畿的儿子。

杜恕的生平经历丰富,他在曹魏太和年间担任过散骑黄门侍郎,并得到了侍中辛毗的器重。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杜恕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弘农太守、赵国相、河东太守、淮北都督护军、御史中丞等。他还曾出任使持节、建威将军、护乌丸校尉、幽州刺史等职位。

杜恕以诚恳朴质著称,不善于表现自己,因此在年轻时并没有太多的名声。但在朝中作官后,他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处理公事,每当政策有失误时,他总是引用纲纪法度来规谏,因而受到同僚的敬重。

在政治观点上,杜恕主张刺史不应掌握兵权,而应专注于管理民政。他还提出了安民之道在于财富的积累,以及专务根本、节约用度的观点。

杜恕的晚年并不顺利,他依附于大将军曹爽,但在曹魏嘉平元年(249年)被贬为庶人,流放到章武郡。他的一生也留下了一些文学作品,包括《体论》八篇、《兴性论》一篇、《笃论》四卷等。杜恕逝世于252年,享年五十六岁。

总的来说,杜恕的一生见证了三国时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他的政治生涯和个人品德在当时受到了一定的尊重。

目录

体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