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祖台之

作品简介

志怪小说集。东晋祖台之撰。2卷,疑亡佚于宋。明清《说郛》、《古今说部丛书》有辑,题为《祖氏志怪录》,共8条。鲁迅《古小说钩沉》集《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初学记》、《北堂书钞》等书中遗文共15条,较为完备。以祖氏《志怪》的内容上看,表现较为丰富,并反映了一部分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扬善抑恶的作用。如《吴中士大夫》条中,写吴中一士大夫与一母猪精化成的女子苟合;《江黄》写好色之徒因污辱江黄化成的裸女而遭到惩罚。这两则故事均讥讽了贪淫好色的行为。另外,祖氏《志怪》所记神怪故事往往附会一些历史名人。如《陶侃失牛》和《周处刺蛟》,前者表现了一种封建迷信的风水观念,暗含反迷信思想;后者则借周处之名,将他写成为民除害,勇敢无畏的英雄形象,说明人民不会忘记能做些好事的官吏。在艺术上,祖氏《志怪》有较突出的戏剧化特点。如《庐山夫人》写庐山夫人非常喜欢建康小吏,并将女儿引见给他,女儿为他歌奏一曲便辞去。故事到此戛然而止。读者不知所云。紧接着又一小段仅40几字,续说前段,原来庐山妇女是一厢情愿。这种写法大大增进了这篇悲剧故事的艺术效果。还有一则孝子中书郎盛冲的故事,只在故事最后用10余字便表达了作品中人物一悲一喜的重大转折,极富戏剧性的结构方式。由此可见,祖台之的《志怪》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强的好作品,理应在中国小说史上受到重视。

作者简介

祖台之,字元辰,是东晋时期的辞赋家,同时也是著名天文学家祖冲之的曾祖父。他的祖籍位于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属于范阳祖氏家族。祖台之在东晋安帝时期活动,太元末年(396年)担任尚书左丞,后来去职。在安帝初年,他历任御史中丞、侍中、光禄大夫等职,显示出他在当时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祖台之的文学贡献包括现存的《荀子耳赋》一篇,尽管这篇赋作已残缺,但它在题材上别开生面,通过描绘耳朵的功能,如“预清谈而闭塞,开鄙秽而聪明,竭微听于门阁,采群下之风声”,展现了独特的文学创意。他还著有《志怪》二卷,这是一部记录奇异故事的著作,虽然原书已佚,但在明清时期的《说郛》、《古今说部丛书》以及鲁迅的《古小说钩沉》中辑有部分内容,共辑得约15条遗文,这些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具有一定的道德教化意义。

据不同来源,关于《志怪》的卷数有不同记载,有的提到是二卷,有的说是四卷,可能是因为版本或流传过程中的差异所致。祖台之的个人文集《祖台之集》原有16卷,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梁代时有20卷,但这些文集均已散佚,不再存世,仅能从其他文献中窥见一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