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二卷。宋胡瑗讲授,瑗门人编录。《洪范》系《尚书》重要篇目,旧传为商末箕子所作,近人或疑出自战国时人之手。周武王灭商后,向箕子询问治国方略,箕子依据《洛书》,详细阐述了五行、五事、八政、五祀、皇极、三德、稽疑、庶征、九福等九种大法,此为《洪范》主要内容。汉儒自伏生下至京房、刘向诸人,以阴阳灾异附会其文、演为“天人感应”之说。至宋,又流为象数之学,唯辨《图》、《书》同异,经义越发晦涩。《洪范口义》为胡瑗对《洪范》所作说解,意在发明天人合一之旨,对旧说多所驳正,其中不乏精到之处。该书说解文字存于正文各句之下,前后贯彻,颇具条理。原书作一卷,久佚,《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录出,析为二卷。有张刻《墨海金壶丛书》本、阁抄本传世。
作者简介
胡瑗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
胡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人,因其祖籍陕西安定堡,故被门人学者称为“安定先生”。他与孙复、石介并称为“宋初三先生”,在宋代理学的酝酿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胡瑗自幼聪颖好学,七岁能属文,十三岁通五经。他曾在泰山栖真观求学,并与孙复、石介等共同研究学问。历经多次科举不第后,胡瑗淡泊名利,回到家乡泰州建立了著名的安定书院,开始了教书生涯。
在教育理念上,胡瑗强调“明体达用”之学,主张教育应致用于治理天下,倡导分科教学、普及教育,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观察及社会实践。他还创立了高校寄宿制度,力求学生能在品德、智力、体育、音乐等方面全面发展。
胡瑗的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和教育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开创的苏湖学派以及所提倡的教学思想,直到今天仍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他的部分著作如《周易口义》、《洪范口义》、《论语说》和《春秋口义》等,均被收录于《四库全书》中。
目录
提要
洪范口义卷上
洪范口义卷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