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二卷。宋林希逸撰。林希逸生卒年不详,字肃翁,号竹溪,又号鬳斋,福清(现福建福清东南)人。官至考工员外郎,善画能书。除着有《鬳斋考工记解》外,还有《易讲》、《春秋正附篇》、《老、庄、列三子口义》、《竹溪稿》。西汉河间王刘德取《考工记》补《周礼》,《经》与《记》合为一书,然释《周礼》者仍分别释之。唐有杜牧《考工记》注,宋有林希逸、林亦之、王炎诸家解,现仅存林希逸《鬳斋考工记解》。此书以浅显易懂之笔,解《周礼》、《考工记》,并附有“三礼图”参照。宋儒研究《周礼》必攻汉儒,林希逸《鬳斋考工记解》多与郑玄《周礼注》相违背。然其解“倨句一矩有半”等仍用郑注。不足在于对古器制度考据不详,多有与古器制不符合者。清戴震《考工记图》、程瑶田《考工创扬小记》则更详。《周礼》经文郑注皆古奥,贾疏又浩博难详,林希逸《鬳斋考工记解》浅显易明,无图不显,便于阅览,初学者易于寻求,是较通俗解本。研究《周礼》者,多用其书。版本有: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朱墨印本;清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乾隆年间文渊阁《四库全书荟要》本。
作者简介
林希逸是南宋末年的理学家、画家和诗人,以其对《列子》的注解而知名,同时在山水画和诗歌创作上也有显著成就。
以下是关于林希逸的具体信息:
生平简介:林希逸,字肃翁,号竹溪、庸斋,出生于福州福清。他在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成为进士,后来在淳祐年间担任秘书省正字,景定年间迁为司农少卿,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学术贡献:作为一名理学家,林希逸对儒学有深入的研究,他的作品《三子口义》显示了他融合儒家思想与佛道哲学的能力。他的《列子鬳斋口义》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受到欢迎,对日本学者产生了影响,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
艺术成就:林希逸不仅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山水画家和诗人。他的画作和诗作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修养。
文学作品:除了学术著作,林希逸还有诗文集《竹溪稿》和《鬳斋续集》等作品,共计801篇诗文,展现了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
综上所述,林希逸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南宋文人,他在理学、绘画和诗歌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