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说断-傅寅

作品简介

四卷。宋傅寅撰。寅字同叔,两浙路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南宋学者。少时尝从唐仲友学,仲友以益友称之,寅学识渊博,于天文、地理、封建、井田、学校、郊庙、律历、军制之类,无不悉心研究,订其讹误,每事各为一图,题为《群书百考》,寅隐居不仕,又不治生产,晚年家境贫寒,学者称“杏溪先生”,工诗,诗风闲远古淡。该书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有宋刊本杏溪傅氏《禹贡集解》二卷,瞿氏谓“东阳乔行简序,首列《山川总会》及《九河》、《三江》、《九江》四图,序首行题曰杏溪傅氏《禹贡集解图》,后又题曰《尚书诸家说断》”。今北京图书馆藏宋刻元修本,与瞿氏《目录》着录本同,是该书原本二卷,书名为《禹贡诸家说断》。《永乐大典》题为《禹贡说断》,《通志堂经解》题为《禹贡集解》,并非宋本旧名。《四库全书》采用《永乐大典》所题该书书名,并将该书析为四卷,愈失其真。该书博引众说,断以己意,具有独到见解,如论《孟子》“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为古沟洫之法,尤为前儒所未及。该书传本以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元修本为最善,《通志堂经解》本多有缺误,另外还有《墨海金壶》本、守山阁刊本、经苑本、《金华丛书》本等。

作者简介

傅寅,字同叔,号杏溪,是南宋时期婺州义乌双林乡(今属浙江)的学者和文人。

以下是关于傅寅的一些详细信息:

个人背景:傅寅出生于一个注重孝义的家庭,自幼受到礼仪孝悌的熏陶,事亲孝谨,兄弟叔侄关系亲密。他自少就表现出过人的才智,且热爱读书,经常夜以继日地学习。
学术生涯:傅寅曾拜金华学者唐仲友为师,他的学习态度认真严谨,对任何学问上的疑问都会追根究底,力求深入理解。唐仲友对他的学识十分赞赏,并将他视为益友。傅寅与同乡朱纯叔遍游江淮地区,探索六朝时期的遗迹,这也丰富了他的学术视野。
政治态度:在庆元党祸发生时,傅寅选择闭门不出,远离政治纷争,专注于学术研究。
文学成就:尽管傅寅一生未曾仕途,但他在学术上有着丰富的成就,尤其在天文、地理、封建、井田、学校、郊庙、律历、军制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他的主要作品《群书百考》也被称为《禹贡说断》,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之作,共10卷被收入《四库全书》中,成为后世珍贵的文化遗产。
晚年生活:傅寅晚年因不屑于经营生计,生活逐渐贫困,最终移居东阳县泉村。
综上所述,傅寅是一位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南宋学者,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目录

提要
禹贡说断卷一
禹贡说断卷二
禹贡说断卷三
禹贡说断卷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