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通说-黄仲炎

作品简介

十三卷。黄仲炎(生平不详)撰。黄仲炎字若晦,永嘉(今属浙江)人,宋代经学家。穷经笃古,老而不第。黄氏不是朱熹门人,但其说却以朱熹为宗。黄氏认为:“《春秋》者,圣人教诫天下之书,非褒贬之书也。何谓教?所书之法是也;何谓戒,所书之事是也。”他批评三传以《春秋》有褒贬之说,认为那些以《春秋》书人书名或去氏或去族为贬恶,书爵书字或称族或称氏为褒善,以日月地名之或书或不书皆寓意褒贬之人“质诸此而彼碍,证诸前而后违,或事同而名爵异书,或罪大而族氏不削,于是褒贬之例穷矣。例穷而无以通之,则曲为之解焉,专门师授,袭陋仍讹。”又指出汉以来治经者大都“争辩于褒贬之异,究诘于类例之疑”,结果反使“《春秋》大义隐矣。”此论正切中汉唐以来治《春秋》者之通病。又论三传之源,认为《左传》作者的楚左氏倚相之后裔,而《公羊》、《穀梁》则出处不明,因而三传皆不是“亲受经于圣人者”,故“于说经首失其义”。三传之中,只有《左传》“尚可考”。可见黄氏尊经而轻传,尊《左》而轻《公》、《穀》,此与黄氏重史实有关。此书成于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现存有宋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

作者简介

黄仲炎是一位拥有丰富工程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同时他的名字也出现在古籍中,可能指的是宋代的一位学者。

黄仲炎(1954年6月出生)在中国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直属土木电务公司担任总经济师,并且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他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在甘肃引大入秦26号隧洞施工项目中,通过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有效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并使工程提前四个月完成。此外,他在合同管理方面也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能够合理利用相关条款维护承包商的利益,并且总结出了一套国际投标工程管理和施工管理方法。他的工作得到了业主和国外监理的高度评价。黄仲炎还撰写了多篇与工程管理相关的论文,并开发了相关的软件,以提高工程投标报价的质量和速度。

另一方面,历史上也有一位名为黄仲炎的人,他是宋代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据《温州经籍志》记载,他深入研究经典,致力于古籍的研究,但具体的生平事迹难以详考。他著有《春秋》方面的书籍,认为《春秋》是圣人教导天下的书,而不是用来褒贬的书。他的观点是对当时普遍接受的《春秋》三传以褒贬立意的传统解释的一种批判。他的著作完成于绍定三年(1230年),并在端平三年(1236年)奏进。由于历史记录有限,关于他的更多信息并不为人所知。

总的来说,黄仲炎这个名字既代表了现代的一位工程管理专家,也指代了宋代的一位学者。两者在不同的领域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但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分属不同的时代和背景。

目录

目録
原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