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文言笔记小说集。四卷。署“清闲斋氏”(和邦额)撰。成书于乾隆四十四年 (1779)。取材广泛,所记事物繁多,有甘肃沙漠 怪风,西海蜃气观,京师地震等奇观,也有北地 回煞、夜星子等迷信风俗。故鲁迅《中国小说史 略》谓其“记朔方景物及市井情形者特可观”。 其他如《张五》篇记官吏贪财好色,滥施酷刑; 《米芗老》记乱兵掠卖妇女,《陆水部》记雍正朝 文字狱之难,亦颇有社会意义。《自序》云:“每 喜与二三友朋,于酒觞茶榻间灭烛谈鬼,坐月 说狐。”其宗旨与《聊斋志异》略同,以“谈鬼说 狐”寄意人生世态。然颇有“借材他书”者,鲁迅 谓“如《佟觭角》、《夜星子》、《疡医》,皆本《新齐 谐》”。传本有足本和非足本之别。足本有乾隆 五十八年(1793)本衙刊本、《笔记小说大观》 本、上海商务印书馆平装铅印本等。非足本少 《红衣妇人》一篇,有光绪十三年(1887)鸿宝斋 石印本、广益书局石印本、梁溪图书馆沈小英 序本、大达图书供应社排印本等。今通行本为 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排印本。
作者简介
和邦额,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官员、文学家。生于乾隆年间,具体生卒年不详。他出身于贵族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擅长文学创作,尤其在小说方面有较高成就。
和邦额最著名的作品是《夜谭随录》,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共三十二卷,包含了近两百个故事,内容涉及鬼神怪异、社会百态、人情冷暖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及作者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夜谭随录》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袁枚的《子不语》并称为清代两大志怪小说集,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除了文学创作,和邦额也担任过一定的官职,但具体官历不详。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其文学才能,也透露出他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批判,以及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