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耕者问曰:“道本日用常行者也,而又原哉?”
作者简介
颜钧(1504年-1596年),字子和,号山农,又号樵夫,是明朝江西吉安府永新县人,泰州学派的代表之一。以下是从多个方面对他的介绍:
学习经历:颜钧起初师承江西贵溪人徐樾,进而师承王艮。他的学养不深,根基不厚,注重生活历练与反观内省,终生以布衣身份从事讲学,游访四方,口传心授。
思想觉悟:颜钧在二十五岁开悟后,感奋不已,决意实行。他主张“六急六救”,旨在通过心理咨询而祛除因功名利禄心太重而致的“心火”。
布道教化:颜钧到处讲学,向平民宣传其主张。他在家乡立“三都萃和会”,集自家、本族、同乡老壮男女近七百人,“讲耕读孝悌之学”,“士农工商皆日出作业,晚皆聚宿会堂”。嘉靖十九年(1547),他从泰州返回江西,在南昌同仁祠张贴《急救心火榜文》,宣讲“六急六救”,旨在通过心理咨询而祛除因功名利禄心太重而致的“心火”。
践道创道:颜钧的学问中总是透着一股乡土气息,他注重生活历练与反观内省,热心社群,有问难起,他片语立解,且往往于眉睫间得之。
与佛教的关系:颜钧的思想与佛教有一定的关系,但具体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为人为学的性质:颜钧的为人为学的性质也是他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具体的性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此外,颜钧的著作长期来未能刊刻,故清初黄宗羲撰写《明儒学案》,无法摘录其语录。直至清咸丰间,其族裔刻《颜山农先生遗集》,但流传不广。以致杨天石《泰州学派》(中华书局出版)一书认为“《颜山农集》《耕樵问答》二书均已失传。 ”。1989年,颜钧后人、永新县教育局干部颜学恕将其遗集寄笔者鉴定,他也不知祖先著作有何价值,因而笔者考证其人并作版本鉴定,撰有《新发现的颜山农先生遗集》,刊载《文献》1990年第1期,中国社科院黄宣民因读到拙文,至其后人手里获得此集,整理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从而使颜钧文集有一全貌,让学者的研究有了一个完全的文本,有了进一步深入的可能。
总的来说,颜钧是明代泰州学派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包括学习经历、思想觉悟、布道教化、践道创道等方面,他的著作虽然长期未能刊刻,但在后世得到了重新发现和研究,对理解明代泰州学派的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
目录
耕樵问答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