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王廷相

作品简介

中国明代哲学专著。王廷相著。初刻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主要版本有明《王氏家藏集》本、明《王浚川所著书》本、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侯外庐编《王廷相哲学著作选集》本等。十三篇,计有《道 体》、《乾运》、《作圣》、《问成性》、《见闻》、《潜心》、《御民》、《小宗》、《保傅》、《五行》、《君子》、《文王》、《鲁两生》等。作者自序说:“予自 知道以来,仰观俯察,验幽核明,有会于心,即记于册。 三十余年,言积数万。信阳无涯孟君见之曰:‘义守中 正,不惑非道,此非‘慎言其余’乎?”遂以《慎言》名之。

作者简介

王廷相是明代中期的政治家、哲学家及文学家,被誉为儒家气学集大成者,同时也是“明代前七子”之一。

王廷相(1474年12月4日-1544年9月23日),字子衡,号平厓、浚川,别号河滨丈人,谥号肃敏。他出生于开封府仪封县(今河南省兰考县仪封乡),其一生在政治、哲学和文学领域均有卓越贡献。

王廷相的政治生涯充满波折,他曾历任多个要职,如兵科给事中、四川佥事、山东副使等,但由于得罪了当时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等人,多次遭到贬谪。直到嘉靖初年,他才开始逐渐恢复地位,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讨平芒部首领沙保,之后累迁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他的最终职位是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提督团营。

王廷相的哲学思想同样引人注目,他在宇宙观上否定佛道两家“有生于空”和“无”之说,反对程朱理学“理在气先”的观点,而是宗张载的“气一元论”,认为性之有无缘于气之聚散,没有离“气”而独立的“性”。他对宋儒把“性”分为先天的“本然之性”和后天的“气质之性”的见解提出了修正,倡导“为有用之学”和“治己之学”,建立起足以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相抗衡的气学思想体系,被后世称为“气学二王”之一。

在文学方面,王廷相工于古文诗赋,被列为“前七子”之一,这一称号代表了他在明代文坛的重要地位。他的文学作品深受后世推崇,显示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总的来说,王廷相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历史人物,无论是在政治上的贡献、哲学上的思想,还是文学上的成就,均使他成为明代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廉洁奉公、学识渊博的形象以及在地方上的治绩,更是为他赢得了后世的尊重与赞誉。

目录


慎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