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谕广训-康熙

作品简介

清圣祖著,清世宗训。一册,一卷。书前有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御序,同年武英殿刊印。原名“圣谕十六条”。清康熙帝撰写颁布。全面系统地宣扬封建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以为约束臣民。内容为: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勤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诫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追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雍正帝认为它“自纲常名教之际,以至于耕桑作息之间,本末精粗,公私巨细”,皆己囊括无遗。为了进一步向百姓灌输封建道德,雍正于每条上加注释,改名为《圣谕广训》,并刊刻颁发,大力宣扬,各府州县学官,每月朔望两日,择地聚集士庶,宣读《圣谕广训》条文。在乡村除宣读外,还要用通俗语言解说,雍正帝希望以之“共勉为谨身节用之庶人,尽除夫浮薄器凌之陋习,则风俗醇厚,室家和平”(《圣谕广训序》)。明确表明颁布和宣讲《圣谕广训》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纲常伦理秩序,使其成为清朝统治者束缚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

作者简介

康熙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长达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康熙帝,原名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于1654年5月4日,逝世于1722年12月20日。他是顺治帝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8岁登基,14岁开始亲政。他的年号“康熙”寓意着安宁与兴盛,希望万民康宁,天下熙盛。

此外,在他的统治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边疆安定,被认为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之一。同时,康熙帝还对科技和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支持编纂《康熙字典》,并亲自参与编辑工作,这部字典成为后来学者研究汉字的重要工具。他还对西方科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聘请了耶稣会士来教授数学、天文学等知识,并在宫中设立了实验室和天文台。

总的来说,康熙帝的统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巩固了清朝的统治,还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科技的发展。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时期之一。

目录

圣谕广训序
提要
圣谕广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