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国石珠演义-梅溪遇安氏

作品简介

清代白话长篇小说,历史演义与神魔小说揉和,三十回。又名《三国后传》、 《后三国演义》,实际与《三国演义》无关。题“梅溪遇安氏著”,首庚申(无年号)澹园主人序,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上界织绵仙女因有思凡之恋,玉帝将她降于尘世,又恐其迷却前因,故不受于凡胎,而乃幻出于石壁,自取姓名石珠。石珠在惠女庵中修真,经真人吴礼赠以天书,并教其日后习成武艺,“辅佐神霄,共成大事”,又得侯有方、稽有光等异人相助,指出晋室相微,于是建立旗帜,招纳四方豪杰,自为赵王,直至打破洛阳。当好打破洛阳,为众人加官进爵之时,真人吴礼忽然前来,责备石珠当初授予天书,原叫辅佐神霄,不期竟自登大位,贪恋红尘,石珠顿时大悟,将宝位传于刘弘祖,复归于虚无缥渺的上界。

作者简介

《后三国石珠演义》是一部清代的白话长篇神怪小说,题名为“梅溪遇安氏著”。关于这位作者的具体身份和生平信息,目前并不明确,历史记录中没有详细的个人简介留存下来。书名中的“梅溪遇安氏”很可能是一个笔名或者化名,而不是真实姓名,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是比较常见的情况。该作品成书时间有不同说法,一说是清乾隆五年(1740年),也有观点认为可能成书于清康熙十九年,但具体年份尚无定论。

此书作为《三国演义》的续作之一,延续了三国故事,融入了神怪元素,展示了后三国时期虚构的英雄传奇和奇幻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三国题材的持续热爱和再创作的热情。尽管作者的真实背景不详,其作品《后三国石珠演义》仍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研究古代文学、文化和民众心理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