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长篇小说。明朱鼎臣编缉。十卷六十七回。鼎臣字冲怀,广州(今属广东)人。曾从事通俗文学编辑工作。除本书外,还编有《全像观音出身南游记传》、《新刻音释旁训评林演义三国志传》、《鼎镌徽池雅调南北宫腔乐府吴板曲唱大明春》等。本世纪二十年代在日本发现。内容为唐玄奘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文字却比吴承恩《西游记》简单得多,全书不过十二万字。前七卷与吴本前十五回近似,后三卷,与杨致和《西游记传》卷二第三回以后的情节基本一致。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和杨致和《西游记传》,与名著吴承恩《西游记》,都成书于明代。三书关系如何,孰先孰后?是朱本、杨本删节了吴本,抑吴本继承完善了朱、杨两本?学术界至今尚未获得一致的定论。本书适宜于古代小说爱好者阅读,更是小说史研究特别是《西游记》研究工作者的必备资料。
作者简介
朱鼎臣,字冲怀,是明代的一位文学家,出生于广州。关于他的生卒年份具体时间不详,但根据资料推断,他大约生活在明世宗嘉靖末年到明万历年间,即大约公元16世纪后半叶至17世纪初。朱鼎臣是一名庠生,即府学或者州县学的生员,这表明他在当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朱鼎臣以擅长编写通俗小说而知名,他的作品对后来的小说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唐三藏西游释厄传》,这部作品是对《西游记》故事的改编和再创作,共十卷,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学素材的独特处理和普及化努力。此外,他还著有《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等作品,这部作品有多个别名,如《观音得道》、《大香山》等,讲述了观音菩萨的出身与修行故事,反映了明代宗教信仰与民间传说的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部分资料将朱鼎臣的时代归于清代,但根据更准确的信息,他确实应属于明代,且活跃于万历年间。因此,可以确认朱鼎臣是一位明代的文化人物,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