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31回。临鹤山人(《楔子》中自称梦梦先生)撰。嘉庆十九年(1814)有红蔷阁写刻本刊行。光绪二十三年(1897),有上海书局石印本,卷首附“六如裔孙”题序。书中写林黛玉复活后,适逢清江决堤,因以10万石米粮救济灾民,被皇上封为淑惠郡主;贾宝玉还俗归来,助贾政收拾水灾遗害,使沿江堤坝合龙。宝、黛俱建不世之功,奉命完婚。圣旨谴责薛宝钗与宝玉之婚姻系冒黛玉之名而成,故将宝钗遣返母家。后得黛玉多方周旋,宝钗才得再返贾府。宝、黛感怀晴雯代人受过、被谗惨死,于大观园内为建芙蓉祠以记之。宝玉受皇命重任,在黛玉臂助下,先平沧州盐枭之乱,又靖浙东洋匪妖气,而被封尚书。荣国府再度中兴。贾惜春更名仲春被召入皇宫为贵妃,贾政位居文华殿大学士,告老后由宝玉接替。宝玉的尚书缺,由贾兰补授。真是满门富贵、极尽荣华。芙蓉仙晴雯在审理王善家的、王熙凤、花袭人过程中,把他们丑的、伪善的面孔揭示无遗。连贾母、元妃也在蓉仙面前,为生前曾拆散黛、宝婚姻而认错谢过。该书对《红楼梦》中的人物结局善恶,几乎都一一作了交代。凡原书中之所不平者,莫不大快读者之心,如抑宝钗、袭人,扬晴雯、黛玉;使天下有情者均成佳偶,使薛蟠、贾环辈邪恶者均无善终。书中多富贵淫逸生活的铺叙及天命报应、神鬼符咒的妄说。名为《红楼圆梦》,实与曹雪芹《红楼梦》大相径庭,不可同日而语。
作者简介
临鹤山人是清代的一位小说家,其真实姓名不详,以笔名“临鹤山人”著称。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红楼圆梦》,这是一部古代言情小说,作为《红楼梦》的续书之一,展现了林黛玉复活后的故事。该书最初在嘉庆十九年(1814年)由红蔷阁写刻本刊行,后又有多个版本流传,包括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上海书局的石印本,显示了此书在清代及之后的一定影响力。
《红楼圆梦》共计31回,书中的内容反映了作者对原作《红楼梦》的深入理解和个人的艺术创造,尽管作为续作,它在文学成就上可能难以与原著比肩,但仍是中国古典小说续书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对于研究《红楼梦》的接受史和清代小说的续写传统具有一定的价值。
此外,从孔夫子旧书网等信息源来看,临鹤山人的作品至今仍有流通,包括不同版本的《红楼圆梦》,这说明他的作品在文学爱好者和收藏家中仍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和研究兴趣。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