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残水浒》是《水浒传》续书之一种,接七十回卢俊义惊梦起,全书共十六回,为中国近代学者、小说家程善之(1880—1942)所著,1933年《新江苏日报》刊行,1997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再版,收入“水浒系列小说集成”系列,与《水浒外传》、《水浒中传》结为一册;《残水浒》小说内容结构完善,与《水浒传》前七十回遥相呼应,其结局又应对正史中宋江等三十六人为张叔夜所擒的记载。
作者简介
程善之是清末民初的文人、学者以及政治人物。程善之(1880-1942)的一生跨越了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他的活动领域涉及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和政治参与,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个多面的人物。以下是具体分析:
生平背景
出生与家世:程善之,名庆余,号小斋,别署一粟,祖籍安徽歙县槐塘。他出生于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家庭,这为他日后的文学和学术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与早期经历:程善之16岁补博士弟子员,不久后便邀请同人结社讲学,研究历代政治。这表明他从年轻时起就对学问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文学与学术贡献
文学创作:程善之著有《沤和室诗存》等诗集,其诗文作品流传至今,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造诣。
学术研究:他在学术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著有《残水浒》、《宋金战纪》、《四十年闻见录》、《清代割地谈》、《印度宗教史论略》、《沤和室文存》、《骈技余话》等作品,涉及历史、宗教等多个领域。这些著作不仅显示了他广博的知识面,也体现了他在学术研究上的勤奋和深刻见解。
政治活动
辛亥革命与民国初期:程善之积极参与辛亥革命,曾任《中华民报》编辑,并在民国2年讨伐袁世凯之役中担任孙中山秘书。这些经历表明,他不仅是一位文人学者,也是一位积极参与国家大事的政治活动家。
教育与文化推广:他回扬州从事教育工作,倡导成立扬州学生会,声援北京“五四”学生运动。这些活动反映了他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对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态度。
新闻事业:民国15年,程善之与弟子包明叔创办《新江苏报》,并任主编。通过这一平台,他不仅传播了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也为社会舆论提供了重要的发声渠道。
晚年评价
晚年荣誉:民国21年,程善之被聘为国难会参议员,这一职位的获得,标志着他在晚年仍然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综合评价:程善之一生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他的文学和学术贡献上,更在于他的政治参与和社会活动。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知识分子,也是一位为国家和民族进步而奋斗的斗士。
除了以上对程善之的分析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进一步了解这位历史人物:
时代背景:程善之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清朝的衰落、民国的建立以及国内外的种种冲突,这些都深刻影响了他的生活和事业选择。
个人品质:程善之的学术严谨、政治热情和个人品德,都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优秀品质。
后世影响:他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生平事迹也被后人广泛研究和传颂。
综上所述,程善之不仅是清末民初的一位杰出文人和学者,也是一位积极参与政治、推动社会进步的活动家。他的一生是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变革精神的完美结合,他的贡献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于对历史和文化有兴趣的人来说,程善之的生平和作品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