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证文-毛奇龄

作品简介

四卷,清毛奇龄著。此书备述诸家《大学》改本的同异。首先列注疏本,次列汉熹平石经本(有名无文,因石经本不存,且经考验旧文,知石经本即今注疏本,故只列其名),次列魏正始石经本,次为明道(程颢)改本,次为伊川(程颐)改本,次为朱子改本,都全录其文。次为王柏改本,次为季本改本,次为高攀龙改本, 次为葛寅亮改本,这几个本子仅列其异同,而不录全文。这对于研究《大学》版本流变异同很有价值。奇龄认为,“《大学》无古文、今文之殊,其所传文亦无石经本、注疏本之异”,但河南二程(颐、颢)却疑其引经处参错不一,且变置其文而加以增补;朱熹又复为之割析之,迁徙颠倒,于是便“搜列旧文,略证诸说而全列四改文于其后,曰《大学证文》”

作者简介

毛奇龄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诗人和文学家,他原名毛甡,字大可,一字于一,又字齐于,别号河右,又有多个别称如僧弥、僧开、初晴、秋晴等。他出生于浙江萧山,生活在从明末到清初的动荡时期。

毛奇龄少年时即显示出过人的才智,在明末战乱中隐居读书,后在康熙帝时期出仕,曾担任翰林院检讨,并参与《明史》的编纂工作。他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经学领域,尤其擅长《易经》,并对朱熹的《四书集注》提出批评,著有《四书改错》等作品。在文学方面,毛奇龄的诗文颇受唐人影响,但又自成一体,其诗歌以“涵蕴”为尚,而散文则纵横恣肆。

除了学术和文学上的成就,毛奇龄还有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例如,他的书法作品也颇具影响力,如清毛奇龄草书轴和行书七律诗轴等,这些作品如今被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总的来说,毛奇龄一生著述丰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提要
大学证文卷一
大学证文卷二
大学证文卷三
大学证文卷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