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灯余话-李昌祺

作品简介

传奇小说集。四卷二十篇,另附《还魂记》一篇。明李昌祺撰。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李昌祺,名祯。生于洪武九年(1376年),卒于景泰三年(1452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一说元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曾参与修撰《永乐大典》,后升任礼部郎中。洪熙元年以其才望卓异,迁广西左布政使,又任河南左布政使。李昌祺秉性刚直,素抑豪强,以廉洁宽厚著称于世。《剪灯余话》几乎完全模仿《剪灯新话》。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作者以此表达他“善可法,恶可戒,表节义,砺风俗”之义。其中《长安夜行录》、《鸾鸾传》、《琼奴传》等篇,一方面揭露了封建权要、强暴势力以及封建礼教的罪恶,一方面赞扬了男女青年自由的爱情,但最后总给人物加上“节义”之名。《田洙遇薛涛联句记》、《江庙泥神记》是写人与鬼神相爱。其他如《青城舞剑录》,颂扬了隐居的侠士正直豪侠的气质;《泰山御史传》通过对阴间作官者的议论,抨击官场的黑暗;而《何思明游酆都录》写阴间地府事,以图对世人起到“惩恶扬善”之效。

作者简介

李昌祺是明代的一位著名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官员。以下是关于他的一些详细信息:

生平简介:李昌祺生于1376年,卒于1452年。本名祯,字昌祺,又字维卿,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他出生在庐陵(今江西吉安)。
科举及官职:他在永乐二年(1404年)中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作为官员,他以清廉刚正著称,积极参与救灾恤贫工作,因此官声颇佳。
文学成就:李昌祺才华横溢,学识渊博,除了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外,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集有《运甓轩集》等作品流传后世。
综上所述,李昌祺不仅在官场上有着良好的声誉,还在文学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特别是他的小说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明代文化和社会的一部分特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