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明邱濬编。其体例仿照《论语》, 多用“朱子曰”引出朱熹语录。书分上 下二卷,上卷又分下学、持敬、穷理、精 蕴、须看、鞭策、进德、道在、天德、韦斋 等十篇,下卷分上达、古者、此学、仁 礼、为治、纪纲、圣人、前辈、斯文、道统 等十篇。上卷十个篇章侧重于由事以 达理,首篇总论为学之道;第二篇、第 三篇论述用功之要;第四篇至第九篇 在于阐述学者由下学人事而上达天理 的不同方法与阶段;第十篇仿效《论 语》的《乡党》篇,列举朱熹的生平行 状。下卷十个篇章侧重于由理而事。 全书归根于道统,道统篇记录了濂、 洛、关、闽之学的来龙去脉,如同《论 语》的《尧曰》篇。《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曾对该书“摹拟《论语》,使之貌似 圣人”仿照《论语》体例的作法有所讥 刺。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 书社1995年版)。
作者简介
明代的邱濬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被尊称为“琼台先生”。
邱濬(1421年-1495年),字仲深,号琛庵,又号玉峰、琼台,别号海山道人,生于广东省琼州府(今海南省海口市),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广泛的研究领域而著称,尤其在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方面有着丰富的著述。邱濬的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即使在晚年右眼失明的情况下,仍然不懈地研究和写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南四大才子中,邱濬与海瑞并称为“海南双壁”,他们都是海南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邱濬的故居位于海口市金花路三巷9号,是一处纪念他的历史遗迹。
此外,邱濬在历史上的评价极高,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并且在史学界被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他的思想和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海南,他的名字代表着学养和智慧,许多地方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如文庄路、丘海大道等,体现了他在当地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目录
原序
朱序
蔡序
朱子学的卷之上
朱子学的卷之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