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一名《明本》。南宋理学普及读物。刘荀撰。3卷。刘荀以为事物莫不有本,学者进德修业,必先明本,循序而进,然后德业可成。然初学者往往事于末而昧乎本,因撰是书。举关于大体、切于实用者凡33条,各著明其本。大体可分为三类:一、修身治学,如“寡欲者,养心之本”,“求实用者,穷经之本”;二、待人处事,如“不求备者,待人之本”、“达人情、去利心者,行事之本”;三、治国为政,如“正君心者,治国之本”、“审势者,安天下之本”、“宽而有制者,御众之本”。贯穿了儒家推己及人,由修身至于平天下的思想。全书以“明四端、察五典者,穷理之本”、“穷理者,进学之本”为先,最后又以“中”为“道之大本”、“天下之大本”作归结,体现了理学格物穷理、理一分殊的特点。因此书系为初学者而作,故作者采取了“宁失于繁,无失于略”的撰述方针,诠释务求其详。每条之下,大量罗列四书五经和宋代诸儒的有关论述,尤多程颐及程门弟子之言,间或参以己意。宋代理学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大致已包举在内,可视作一本简明翔实的理学基础读物。《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武英殿聚珍版书》、《畿辅丛书》、《清芬堂丛书》、《复性书院丛刊》等皆收录。通行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作者简介
刘荀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学者,他撰写了《乱华编》一书。刘荀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学识和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学术风貌。下面将从多个角度介绍刘荀的生平和他的主要著作:
生平背景
字号与籍贯:刘荀,字子卿,东平人。
官职:他曾官至知盱眙军,这表明他在当时的政府中担任过一定的职务。
学术成就
《乱华编》的编纂:刘荀编纂了《乱华编》,该书是他根据近三十种杂史、传记等资料编辑而成的。这本书被列入史部杂史类,但遗憾的是,这部书已经散佚。
《明本释》的贡献:《明本释》是研究宋学的重要参考书,书中对宋代名儒的言论多有引论,并述及了两宋主要学派源流和人物传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学术影响
对宋学研究的促进:通过《明本释》一书,刘荀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宋学的宝贵资料,尤其是对于了解宋代儒学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史料的整理与保存:《乱华编》虽已不存,但从其编纂的过程中可以窥见刘荀在史料整理方面的努力,这对于保存历史记忆、传承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时代背景
南宋的社会状况:南宋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北方辽金的冲击,南方相对稳定,但也面临着内忧外患。在这样的背景下,学者们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献整理,以期为国家的未来寻找出路。
学术氛围:南宋时期,儒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各种学派纷纷涌现,学术讨论十分活跃。刘荀的著作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学术发展的状况。
在进一步探讨刘荀的学术贡献时,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个人品质与学术态度:作为一位官员兼学者,刘荀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仍坚持学术研究和文献整理,显示了他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知识的尊重。
与同时代学者的交流:刘荀在编纂《明本释》时,必然与当时的学者有所交流,这些交流可能对他的思想和著述产生了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虽然《乱华编》已佚,但刘荀的学术精神和治学方法对后世仍有启示意义,值得后人继续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刘荀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学者,他的学术成就体现在对宋学的研究和史料的整理上。尽管他的部分著作已经遗失,但他对后世的影响仍然存在。通过对刘荀生平和学术成就的了解,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这位历史人物,还能够从中汲取学术研究的精神和方法。
目录
提要
明本释卷上
明本释卷中
明本释卷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