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八卷。明罗汝芳撰。此书前有昆明郭斗序,序中称“汝芳以家居富美堂及云南五华书院所集讲义二卷,合而刻之,一题曰《五华会语》,一题曰《双玉会语》。其门人杜应奎又附以所记罗汝芳《论学编》为三卷,题曰《近溪先生会语》。”《四库》馆臣所用江苏巡抚采进本题为《近溪子明道录》,八卷。又每卷只题会语,不标其地,卷端题门人乐安詹事讲校梓。大概杜应奎所编在前,詹事讲所编在后,所以书名、卷帙各不相同。内容大体亦为尊崇王学、禅宗之本意。卷末有詹事讲跋,其中称“是足以明道,故名为《明道录》”。另有《近溪子集》,题为六卷,即礼、乐、射、御、书、数六卷。于每卷也只题“会语”二字,卷五第一则述万历二年(1574)在五华书院会讲事。经王重民先生考证,“此即詹事讲所刻《明道录》,曾经耿定向手批,而季膺重刻之,因易为此名也。”书首有季膺、胡僖、杨起元、张嵿序,后有耿定向、詹事讲跋,为万历间刻本,共六册,现存于北京图书馆。
作者简介
罗汝芳是明代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重要人物。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介绍:
生平背景
基本情况:罗汝芳(1515年-1588年),字惟德,号近溪,出生于江西南城泅石溪。他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中进士,此后历任知府、刑部主事、云南副使、参政等职。
学术贡献:罗汝芳作为泰州王门学派的重要人物,其思想在阳明大弟子王龙溪(名畿)的基础上更为清新俊逸,通透圆熟。他的学说继承了泰州之传统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学术思想
理学修行:罗汝芳非常重视太祖六谕,并且将其贯彻于自己的理学修行之中。他能够终身服践这一理念,直到临终前仍对诸孙强调“圣谕六”。
泰州学派:作为泰州学派的思想家,罗汝芳的学说具有鲜明的特色。他在继承泰州学派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哲学遗产。
教育贡献
教育实践:罗汝芳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任职期间,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致力于培养后学,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文学成就:除了哲学和教育方面的贡献,罗汝芳还是一位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影响,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
历史评价
时代影响:罗汝芳的思想和作品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的学说和教育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清新俊逸的思想风格,为明代乃至整个中国哲学史增添了独特的一笔。
学术地位:在明代哲学史上,罗汝芳占据了一席之地。他的思想不仅受到了当时学者的重视,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成为研究明代哲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政治生涯
仕途经历:罗汝芳的政治生涯同样不可忽视。他曾任知府、刑部主事、云南副使、参政等职,这些职务使他有机会将个人的学说和理念应用于实际的政治治理中。
政治影响:虽然罗汝芳在政治上的具体成就没有详细记载,但他的政治经历无疑对他的哲学思想和教育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的学说更加贴近现实,更具实践性。
个人特质
学识渊博:罗汝芳以其学识渊博而著称。他对经典文献有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这使得他的学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性。
坚持理念:罗汝芳一生坚持自己的学术理念和政治信仰,即使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始终如一地践行自己的学说和信念。
文化遗产
著作传承:罗汝芳的著作是他学术思想的直接体现,虽然具体著作的内容在搜索结果中没有详细提及,但可以推测其著作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研究其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
思想影响:罗汝芳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说和教育理念被后人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和教育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罗汝芳的生平和贡献体现了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的全面才华。他的学术思想、教育实践和文学成就,都是明代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研究罗汝芳的生平和思想,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还能够从中汲取对于现代社会有价值的启示和智慧。
目录
刻近溪罗先生明道录 郭斗
叙近溪罗先生明道录 胡僖
题近溪子明道录 耿定向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近溪罗先生明道录跋 杜应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