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警编-赵善璙

作品简介

九卷。宋赵善璙(生卒年不详)撰。赵善璙,宋太宗七世孙,家于南海(今广东广州)。端平(1234——1236)中曾任江州知州,其余事迹不详。此书主要编辑宋代名臣大儒嘉言懿行可为法则者。全书共分学问、操修、齐家、接物、出处、事君、政事、拾遗八类,八类之下再分子目,共分见识、器量、正心、检身、诚实、操守、定力、清廉、俭约、嗜好、言语、韬晦、摄养、好生、孝友、教子孙、居处、交际、乐善、教育、厚德、报德不报怨、又命、恬退、休致、忠义、德望、得体、讲读、谏诤、忧国、荐举、用人、善处事、使命、镇静、济人、救荒、辨诬、财赋、制胜等五十五目。所载至靖康(1126——1127)而止,其后,只有朱熹议论偶尔采入,其余多未涉及。虽所列多为人所习闻,但缕析条分,便于阅览。财赋、兵及拾遗等类目皆寓鉴戒之意,可为时人及后人之药石。原本各条之下注明所引书名,今多佚脱,当为传刻者遗失。今传《四库全书》本作九卷,《历代小史》、《丛书集成初编》、《景印元明善本丛书》 作一卷。

作者简介

赵善璙是宋朝时期的一位官员,著有《自警编》九卷。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物如星辰般闪耀,他们或许不为世人所熟知,但他们的事迹和作品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赵善璙便是其中的一员。他的生平虽然不甚详细,但他的名字却因《四库总目》而流传至今。

首先,赵善璙的生平活动主要在宋理宗绍定年间,大约公元1231年前后。这一时期的宋朝,虽然外患频仍,但内部文化发展却十分繁荣,特别是在文学、哲学和艺术方面。赵善璙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少苦学登第,成为德清县簿,后除大理评事,累官至书郎。他的职业生涯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典型轨迹,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逐步晋升。

其次,赵善璙的政绩主要体现在他对司法和行政管理的贡献上。他深知作为官员,特别是地方官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因此他强调“不明九章则无以断疑”,显示了他在司法审判方面的严谨态度。这种对法律的重视和应用,在当时社会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个公正的法律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基石。

最后,赵善璙的文化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著述上。《自警编》是一部反映其个人修养和道德观念的作品,共九卷,被收录于《四库总目》中。这部著作的流传,不仅说明了赵善璙在当时社会中的学识和思想受到了认可,也表明了他的思想和观点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力。《四库总目》是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一部巨型图书目录,收录了大量的古代文献,能够被其收录,足以证明《自警编》的价值和重要性。

综上所述,赵善璙是宋朝时期的一位才华横溢的官员和学者。他的生平虽不甚详细,但他在司法、行政以及文学方面的贡献却为他赢得了历史的尊重。通过对赵善璙的探讨,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宋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还能从他的生平和作品中汲取到治国理政和为人处世的智慧。

目录

提要
自警编卷一
自警编卷二
自警编卷三
自警编卷四
自警编卷五
自警编卷六
自警编卷七
自警编卷八
自警编卷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