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通论-皮锡瑞

作品简介

即《五经通论》。清皮锡瑞撰。五卷。包括《易经通论》、《书经通论》、《诗经通论》、《三礼通论》、 《春秋通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湖南思贤书局刊行。是作者晚年在湖南讲授经学的课本。认为“经为孔 子所定,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孔子为万世师表之尊, 正以其有万世不易之经,经之大义微言亦甚易明”。“以 为尊孔必先明经”。对五经的流传、内容要义、历代考订 注疏之得失、学者治经之门径等问题作了扼要阐述。版 本另有《师优堂丛书》本、《皮氏经学丛书》本。收入《万有文库》及《国学基本丛书》。1954年中华书局据《国学 基本丛书》本校正重版。

作者简介

皮锡瑞是清代著名的散文家、经学家和儒学家。这位杰出的学者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而且在经学和儒学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下面将深入探讨皮锡瑞的生平、作品及其在晚清变法和湖南改革史上的重要性:

个人背景与教育

早年生活与教育:皮锡瑞,字鹿门,一字麓云,出生于湖南善化(今长沙)。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其父鹤泉公对他的影响尤为深远,使他养成了好学覃思的习惯。
学术兴趣的形成:受清代中期理学家撰写“省身录”风气的影响,皮锡瑞开始撰写日记,记录自己的读书札记。这一习惯不仅锻炼了他的写作能力,也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术成就

散文创作:皮锡瑞不仅是一位重要的经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到的见解。
经学研究:作为清代今文经学史上的一位关键人物,皮锡瑞对经学的研究贡献巨大。他的著作《尚书大传疏证》等,至今仍被视为经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
儒学思想:皮锡瑞的儒学思想深刻影响了晚清的学术氛围。他对儒学经典的解读和阐述,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思考角度和研究方向。
在晚清变法中的作用

变法思想的提出:作为晚清变法的重要人物,皮锡瑞积极参与了当时的改革运动。他提出的一些变法思想,虽然在当时未能完全实现,但对后来的改革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湖南改革史的贡献:在湖南改革史上,皮锡瑞同样占据了一席之地。他在湖南推动的教育和文化改革,对于提升当地的文化水平和教育质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著述概览

已刊诗文与经学论著:皮锡瑞的著述丰富,包括已刊诗文五种十六卷、经学论著二十四种一百零二卷等。这些作品涵盖了文学、经学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其博学多才的一面。
蒙学教材与手稿:除了已刊作品外,皮锡瑞还编有蒙学教材一种二卷,以及未刊手稿及后人所辑皮氏遗稿九种等。这些作品对于后世的教育和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后世的影响

学术传承:皮锡瑞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对后世的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观点和理论被后来的学者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化贡献: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化人,皮锡瑞在推动中国文化发展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丰富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皮锡瑞是清代末期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名人。他在散文创作、经学研究和儒学思想方面的成就,使他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学术遗产和文化贡献,至今仍对学术界和文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通过深入研究皮锡瑞的生平和作品,人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晚清时期的文化变革和社会变迁,以及这一时期学者们的思想轨迹和文化追求。

目录

《易经》
《书经》
《诗经》
《三礼》
《春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