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明代通俗言情小说。四卷,现存为弘治十六年刊本,传为成化时作者邱濬为记自己少年遇合事而作。又见于《风流十传》、《万锦情林》、 《燕居笔记》冯本(以上三种均为一卷) ; 《国色天香》、 《燕居笔记》林本、《花阵绮言》、 《绣谷春容》(以上三种为二卷, 《绣谷》篇名为《辜辂钟情丽集》)。叙辜辂和黎瑜娘的爱情故事。琼人辜辂到祖姑家读书,与祖姑的孙女黎瑜娘相爱,二人以诗词书画传情。辜生原住西轩,假说有鬼移入东轩,靠近女室,得与瑜娘通,两情缱绻。辜生两次回家后遣媒求亲,黎父允婚。后辜父死,家境衰落,生守制两年未通音信,黎父又允婚苻氏,瑜娘执意不肯,自缢得救。辜生第四次来黎家,在祖姑的帮助下,二人终于私奔。苻氏告到官府,辜辂、瑜娘陷入囹圄。虽经曲折,终成眷属。其间穿插诗词韵和,才子佳人小说格套。此小说早在明嘉靖年间晁氏宝文堂就出过单行版,后被收入《国色天香》、《绣谷春容》、《万锦情林》、《风流十种》等多种集子,在明代得以广泛流传。然而,由于《钟情丽集》与邱濬的形象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反差,此说长期备受质疑。
作者简介
明代的邱濬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被尊称为“琼台先生”。
邱濬(1421年-1495年),字仲深,号琛庵,又号玉峰、琼台,别号海山道人,生于广东省琼州府(今海南省海口市),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广泛的研究领域而著称,尤其在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方面有着丰富的著述。邱濬的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即使在晚年右眼失明的情况下,仍然不懈地研究和写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南四大才子中,邱濬与海瑞并称为“海南双壁”,他们都是海南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邱濬的故居位于海口市金花路三巷9号,是一处纪念他的历史遗迹。
此外,邱濬在历史上的评价极高,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并且在史学界被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他的思想和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海南,他的名字代表着学养和智慧,许多地方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如文庄路、丘海大道等,体现了他在当地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评论(0)